秋 夜 书 韵 浓
天水日报
2024年10月24日
□ 吴永谷
当骄阳褪去,夜晚的凉意随着丝丝微风摇曳而来。这样的时刻,我最喜欢捧一本书,坐在静谧的阳台上,开始我的夜读之旅。
靠着柔软的靠垫,我翻开了梁实秋的《人间况味》,在这部怀人纪事的散文集中,我看到了徐志摩、沈从文、老舍、冰心、胡适……在风云变化的时代,他们遍历了生命的仓促和无情,却仍对人生饱含深情。在细水长流的文字间,我感受到了这些大家真实可爱的一面。“山风吹散了窗纸上的松影,吹不散心头的人影。”一字一句,轻轻敲在我心上,透过回忆的镜头,也让我回顾着自己的成长轨迹。
想起儿时,和伙伴们一人买一本《阿衰》《爆笑校园》《柯南》等小人书,互相交换着看。可这些书父亲是绝不允许看的,便一个人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偷偷看。故事的情节迭起,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深深吸引着我。当我被阿衰逗得忍不住笑出声时,母亲推开了我的房门,一缕月光也趁机溜了进来,我吓得赶紧关闭手电筒,假装熟睡。母亲却只将手里的毯子盖在我身上,说了声:“夜里凉,别冻感冒了。”就出去了,只留下那缕月光和不知所措的我。
长大后,白天奔走忙碌,下班喜欢躺在床上卧读。最惬意的是秋日天气转凉后,钻进温暖的被窝,伴着书香和香薰的芬芳,徜徉在别人的故事中。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让人沉浸在她笔下的悲苦里久久不能平静。读毕飞宇的《推拿》,“看不见是一种局限。看得见同样是一种局限”,他细腻地刻画了盲人的快乐、忧伤、爱情、狂想,打破了我对盲人认知的情感牢笼。
秋夜读书,是献给夜晚的浪漫。每本书都是一个宝库,装满了作者的智慧和经验,每个故事都是一个人生的缩影。在书中,我遇到了不同的朋友,刚毅的英雄、聪明的魔法师、智慧的哲人……读倦了,就闭上眼,让思绪跟随秋风的脚步,去读一本“自然之书”。田野里此起彼伏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枫叶在黑夜中悄悄变红,一弯月牙在天边静静悬挂,几颗赤裸的星星可怜巴巴地挨着冻。
抬头,看见空中一颗星星划过,不知是不是流星,此刻我情愿它是,那样我便可以许愿,让秋夜漫长些。让我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与文字对话,在纸页上留下属于我的足迹,用书籍装点我贫瘠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