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村留守老人一个温暖的冬天
天水日报
2024年10月28日
年葆东
冬日来临,寒风渐起,有关农村留守老人的安全过冬问题又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焦点。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老人现象的存在难以回避,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外地打拼,无法守护在身旁,其生活中由此便有了诸多不便与困难,尤其在寒冷的冬季,他们面临的诸多安全隐患,亟需要更多来自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首先,取暖问题首当其冲。在农村,大多留守老人因条件限制,只能采用烧煤炉、烧热炕等传统取暖方式过冬,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与火灾。去年冬天,我市某村一独居老人就是因生火取暖不慎,引燃柴草,致使家中的房屋成了一片废墟。而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传统的取暖方式,虽能给留守老人带来温暖,却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当然,老龄人口健康问题在冬季更加凸显,尤其农村留守老人,他们大多年老体衰,患有慢性疾病,平时就行动不便。一到冬天,感冒、心脑血管疾病等往往高发,由于交通不便加上身边无人照顾,极易危及生命安全。
为了让农村留守老人安全过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基层组织可以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及组织志愿者不定期随时上门入户等方式,普及冬季取暖安全、用电安全、防滑防摔等知识;帮助老人检查电线线路及柴草是否堆放安全等,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政府和社会也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农村留守老人安全过冬提供有力保障。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村老旧房屋进行检修和加固,防止因恶劣天气导致房屋倒塌等事故发生。社会各界可以开展爱心捐赠活动,为老人送去棉衣、棉被等保暖物资。公益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定期看望留守老人,陪他们聊天解闷,给予心理上的慰藉。
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安全过冬,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这些年,当地政府都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尤其在改善留守老人的居住条件,提供安全的取暖设备和补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些医疗机构也经常组织下乡义诊活动,为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和疾病预防宣传。而社会各界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关爱留守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送去了温暖和关怀。在此基础上,只要我们一如既往,持续予以关注关爱,不让农村留守老人独自承受生活的艰难,他们的冬季就会更加安全,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