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4年10月29日

“甘肃好人”马启红和他的“爱心工作室”

天水日报      2024年10月29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蔚军平
  “精诊细察,妙手回春”,近日,病人尹女士将一面写有这八个字的锦旗,赠送给了秦安县西川镇马启红诊所的马启红医生,感谢他为自己认真诊治疾病,消除了病痛。同时,静宁县的一名患者为表达自己的谢意,也在近日为马启红赠送了写有“真正好人”的匾牌。行医多年来,像这样由病患赠送的锦旗已经有很多了,这也成为马启红治病救人、回馈社会的动力。
  作为一名二级肢体残障人士,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进取精神,马启红克服了身体上的障碍,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他以“双拐”为伴,在秦安的梁峁沟壑间行医二十多年,为来自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陕西等地60余万患者解除了病痛。同时,他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投身于脱贫攻坚事业中,乐善好施、助残扶残、服务社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创业就业,用善良和真诚传播着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正能量,成为享誉当地的身残志坚的最美创业就业医生。
  马启红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回馈社会,被授予多项光荣称号,其中2022年被评为第四季度“天水好人”。今年1月,马启红被评为助人为乐类“甘肃好人”。目前,马启红还担任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委员、省肢残协会副主席、天水市肢残协会副主席、秦安县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为切实发挥“甘肃好人”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拓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省文明办于2022年组织实施了“甘肃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项目建设,旨在推动文明实践由乡村示范点向城区品牌工作室拓展,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为了让好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更多的不平凡业绩,让“好人精神”薪火相传、直抵人心,今年6月7日,秦安县举行仪式,为“甘肃好人”马启红爱心公益类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揭牌,该工作室的揭牌运行,标志着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一步延伸了触角、丰富了载体、拓展了阵地,擦亮了我市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自工作室揭牌运行以来,马启红秉持不放弃不松手的初衷,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工作室马启红每天接待患者120多人,周边县区和省内外的群众慕名前来咨询和就诊,4个多月来,工作室接待了约1.5万名患者。对于患有重病、经济困难的患者,马启红都免除了他们的医疗费。免费义诊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困难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医疗帮助,还提升了社会各界对健康事业的关注度,引领带动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免费义诊。工作室充分发挥“甘肃好人”的榜样作用,引领带动更多身边人积极投身文明实践、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吸引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营造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了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马启红结合实际案例,在现场设置互动环节,让群众积极参与。另外,还不定期举办健康讲座,为前来就诊的患者和周边群众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强化了自我保健意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马启红告诉记者,自从有了爱心工作室,他觉得使命更光荣,所肩负的责任更大了,他们工作室将继续开展免费义诊、健康讲座等爱心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一路走来,艰辛和快乐相伴,也感悟到认真和坚持的可贵,所以我将‘认真’和‘坚持’视为自己的座右铭,认真能改变自己,坚持能改变命运,我想通过这个座右铭与所有朋友共勉,也希望全社会以及更多的人关爱残障人士,重视他们的潜能和价值,共享美好生活。”马启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