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瑰宝耀古今
天水日报
2024年11月25日
(上接第一版)
“一系列的保护修复工作,极大改善了窟内文物保存现状。石窟保护也从最初的抢救性保护转入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相结合的综合保护。”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天铭说。
“保”下来,还要“活”起来。利用科技的力量,麦积山石窟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
打开“云上麦积”,游客只需轻点鼠标或滑动手机屏幕,便能自由穿梭于洞窟之间,感受千年艺术的独特魅力;利用3D打印技术,将代表性龛像等比例复制,使得这些经典造像和洞窟得以在异地展出;三维扫描,让穿越千年的“东方微笑”,在数字世界里得到永生……
通过科技的力量,这些历经千年的宝藏将更好地走向下一个千年。
以文促旅 续写未来
登上麦积山石窟俯瞰,方圆百里林海茫茫,满目生碧。17公里以外的仙人崖石窟,仙人点灯指路的传说流传至今,吸引无数游人前往。
近年来,围绕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窟等,我市积极推进麦积山大景区建设,不断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先后实施了麦积山游客服务中心、白鹿仓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今年十一黄金周,麦积山大景区共接待游客24.9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47.91%。
武山县鲁班峡谷内又是另一番风景。这里的丹霞地貌上,隐藏着一处自然奇观——水帘洞石窟群,因崖壁上一座高达42.3米的露天摩崖浮雕大佛造像而闻名于世。
投资1.6亿元的水帘洞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年内建成投入使用。今后,这里将起到游客集散中心作用,将水帘洞大景区的旅游点连成一条线,同时还能实现一站式预约、景区游客人数智能监测等。
“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景区服务接待能力,扩大景区辐射范围,对加快创建水帘洞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起到助推作用。”武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马艳告诉记者。
艺术瑰宝不朽,中华文脉永续。以麦积山石窟为代表的天水百里石窟走廊必将源远流长,持续书写中华文脉永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