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为民 守护平安”系列报道
秦安县:社区矫正点亮“心灯” 司法温情铺就归途
天水日报
2024年11月25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裴婷婷 张雷
在繁忙的生活中,有一个特殊角落,它不同于监狱的冰冷和封闭,却同样承载着救赎与新生的重任。这里,就是社区矫正中心。
面对社区矫正对象这个特殊的群体,秦安县司法局着力从社区矫正规范化、智能化、精细化建设入手,从健全工作机制、严格监督管理、强化帮扶教育等方面扎实推进,引导他们矫心正行,回归正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之规定,依据秦安县人民法院判决,对你依法实施社区矫正……”11月20日上午9点,秦安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正在对一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宣告。
王某因帮信罪被秦安县人民法院判处了6个月的缓刑,由于罪行较轻,悔罪态度较好,便由秦安县司法局对王某执行社区矫正。
实施社区矫正是为了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秦安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心理咨询师高健告诉记者,为预防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间重新违法犯罪,首先会对认知有偏差、情绪不稳定、意志不坚定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测试和沙盘模拟,通过谈心谈话分析诱因,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以教育矫正的方式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除了要求社区矫正对象按规定时间报到,进行警示教育外,工作人员还会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入户走访。去年,赵某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法院判处一年缓刑。由于认罪态度较好,社会危害性不大,成为社区矫正对象。
“在入户走访回访的过程中,我们会和矫正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看我们对于她的这些矫正措施是否到位,矫正效果是否良好,每隔三个月我们还会将矫正措施进行优化调整。”秦安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周宁宇说。
“有人说,社区矫正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监狱、没有教室的学校,帮助这座学校里的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融入社会是我们的工作和使命。”秦安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主任张亚红表示,秦安县社区矫正工作始终把握“法理情融合”的温度与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今年以来,秦安县司法局强化社区矫正工作,通过聚焦数字化导向,打造“一体化”管理体系,落实“两项工作”,严把业务培训关、审核质量关和案卷评查关,重点关注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健康,用法律的严肃和人性的关怀让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回归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