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要有理有“例”
天水日报
2024年12月04日
郝勤学
12月1日,我市“移风易俗专题宣传月”活动启动,教育引导全市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和不良习气,进一步推动殡葬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就是改变旧的不良习俗和风气,树立新的、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近年来,各地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取得明显成效,高价彩礼、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群众负担减轻不少。
然而,移风易俗是长期工程,也是柔性工程,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对广大农村地区,更需要加大宣传、讲清利害,同时还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做到以理服人、以“例”服人,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不良习俗的危害,自觉摈弃陈规陋习,接受进步观念。
以理服人就是基层党员干部要当好宣传员,主动深入群众,与他们亲切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移风易俗的重要性,传递“破旧立新、树立新风”的理念,让基层群众真正理解和接受新风尚,从而自觉革除那些落后于文明、有悖于进步、对立于科学的陈规旧俗,树立起适应现代社会的新风气。
以“例”服人就是要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关键少数”的带头示范作用,促进党员干部积极担当起移风易俗的引领者、宣传者和践行者,同时通过树立典型、榜样带动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婚嫁时索要高价彩礼、盲目攀比,在办理丧事时过度追求排场和面子,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
总之,当今法治社会民风塑造应靠教育引导而非强制。只要从政策上做好宣传、从榜样上做好示范,就一定能够促进人们自觉从观念上摒弃陈规陋习,从行动上践行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