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版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版四版

返回 2024年12月12日

名嘴讲起来 理论活起来

我市多种形式开展“百姓名嘴”理论宣讲

天水日报      2024年12月12日     
  本报讯 为进一步扩大我市“百姓名嘴”选拔赛暨第一届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大赛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推动形成全面学习、全民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新热潮,我市各县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学习传播科学理论大众平台”优势,组织“百姓名嘴”理论宣讲,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多种形式打响“百姓名嘴”理论宣讲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壮队伍,推动宣讲遍地开花。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积极组织“百姓名嘴”集中示范活动,邀请获得市级“百姓名嘴”荣誉称号的“名嘴”们交流宣讲,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用大白话讲好党的政策。同时,围绕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在各个行业领域中挖掘“百姓名嘴”,吸纳党员干部、乡土人才、“五老”、优秀乡贤等充实到“百姓名嘴”队伍,建立县域内“百姓名嘴”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歌颂党的好政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走进群众、深入人心。
  小切口,提升理论宣讲实效。立足小切口、讲透大道理,以“典型人物+经典故事+群众互动”方式,让理论宣讲更加接地气,让百姓听得懂、愿意听,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把党的创新理论和群众需求相结合,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将理论宣讲搬出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村民院落,通过“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运用“百姓话”讲述“百姓事”,借助“微宣讲”凸显“大作用”,将“书面语”变为“家常话”,用“短平快”的宣讲取代“长篇大论”的说教,用群众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的“拉家常、聊天式”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鲜活的事例,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互动,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切实增强理论宣讲效果。
  多平台,拓展理论宣讲渠道。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互动宣讲传播模式,借助“村村响、村村讲”“乡村大喇叭”“蒲公英播报”、村级微信群等平台,让群众“抬眼可见”“触手可学”。武山县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刘德云、“老朱快板”朱克谦、“凉亭姐”陈莉、“最美女支书”郭丽霞等都被群众亲切称为“家门口的名嘴”,受到群众的欢迎和一致好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创编的快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四方》《让彩礼回归“礼”性》、秦州区创编的快板《实话实说》、麦积区创编的独角戏“毛凡说彩礼”、清水县创编的快板《摒弃旧风俗、拥抱新风尚》等立足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群众喜闻乐见,感到有意思、听得进、记得牢,切实让“百姓名嘴”成为传播文明实践声音、凝聚文明实践力量、推进文明实践提质增效的有力载体。
  近一个多月,全市开展“百姓名嘴”理论宣讲约21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6.3万余人,让党的声音“响”在基层,更好地团结引领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李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