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1月09日

这一年,我们这样走过!

——2024年天水市司法行政工作综述(上)

天水日报      2025年01月09日     
编者按:
  回眸2024年,天水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一个统抓、五大职能”,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中交出“责任答卷”,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中交出“改革答卷”,在优化服务、提升效能中交出“服务答卷”,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交出“法治答卷”……为加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天水新篇章谱写了法治建设工作长卷。
  本报讯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司法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及全国、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一个统抓、五大职能”,积极担当作为,强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全市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这一年,
  以党建为引领 全面履行管党治党责任

  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年开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3次,党组会会前学习22次,班子成员和县级干部专题交流研讨8次;组织干部职工集体学习57次,局属各党支部集体学习42次。靠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推进“三抓三促”行动、“铸忠诚警魂”活动,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省委《实施细则》,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联系实际、逐章逐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先后举办辅导讲座1期,讲专题党课6次,开展交流研讨2次,推动《条例》学习入脑入心、学深悟透。不断加强警示教育,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赴天水监狱开展警示教育1次,通过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推动党员干部在学、思、悟、行上下功夫。
这一年,
  充分发挥统筹作用 深入推进法治天水建设

  组织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部署年度依法治市重点工作,确保法治天水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督促立、执、司、守4个协调小组及时召开会议,协调推动委员会决定事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在本领域落实。组织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重点内容,压紧压实领导干部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将法治督察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检考计划,全力做好全省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及“八五”普法规划实地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建设实地督察迎检准备工作,推动我市法治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组织全市1.4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网上学法考试、144名市管领导干部参加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引导作用,在天水广播电视台播出《法治天水》栏目45期,在《天水日报》“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专栏”刊登党政主要负责人署名文章、法治建设典型案例52篇,持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治建设实践深度融合。
这一年,
  坚持法治思维 提升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

  组织县区、部门公开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记录,切实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制定《天水市政府合同管理规定》,全面规范政府合同磋商、起草、审查、签订等程序,实现政府合同签订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法律救济相协同。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办理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及其他法律事务合法性审查236件,15名市政府法律顾问提供法律论证、咨询26件(次),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质量稳步提升。组织实施市政府年度立法计划,完成《天水市渭河流域生态保护条例(草案)》组织起草、调研论证、合法性审查、提交审议等工作,组织开展《天水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依法依规对《天水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天水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管理办法》等6件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常态化清理和专项清理,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这一年,
  深化执法体制改革 不断增强行政执法监督效能

  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健全政府行政执法监督专职机构,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5项协作机制,初步建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为推动实现长效化行政执法监督提供有效支撑。持续深化执法体制改革,组织开展全市乡镇(街道)赋权事项评估,针对215项赋权事项提出“调整上收109项,部分保留13项,新增18项”的赋权事项调整建议。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全市9780名行政执法人员完成综合法律知识培训,901名新增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年度执法资格考试,实现执法人员培训全覆盖。加强对行政执法资格的“源头”管理,结合全市行政执法主体证件换发,重新确认全市行政执法主体340家,动态清理、注销行政执法人员证件860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编制工作,42家市级执法部门对实施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事项进行梳理和公示,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王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