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2月21日

从“警民板凳会”看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天水日报      2025年02月21日     
   年葆东
  清水县公安局王河派出所利用各村庄村头场院的几张实木圆桌、几把长板凳,积极探索推行“警民板凳会”,让民警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有事敞开说,说好马上办,受到了辖区内群众的普遍好评。窃以为,此举甚好。
  “警民板凳会”无须会议室,也不需要再投资,只需带着真心、扛着责任走到群众中去,一方空地,几条长板凳围在一起,大家相邻而坐,敞开心扉交流,说说笑笑之间,便真正解决了基层治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而王河派出所推行的“警民板凳会”,看似简单的形式背后,亦折射出了基层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工作方式的创新上,更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警民板凳会”打破了传统治理中“我说你听”的单向模式,建立起平等对话的沟通机制。在这个平台上,群众可以畅所欲言,民警能够及时回应,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这种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方式,让基层治理不再是冰冷的制度执行,而是充满人情味的互动过程。
  这种治理模式的创新,体现了基层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从“管理”到“服务”,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警民板凳会”将治理重心下移,真正实现了“派出所主防”的理念。通过这种形式,基层治理的触角得以延伸,治理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显著提升。
  “警民板凳会”的成功实践,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启示。它告诉我们,基层治理不是简单的制度设计,而是需要用心用情的实践探索。只有真正走进群众、倾听群众、服务群众,才能找到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有效路径。这种治理模式,既体现了制度的温度,也展现了治理的智慧。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警民板凳会”的创新实践,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范例。它启示我们,基层治理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探索,需要更多充满温度与智慧的治理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转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