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不停歇 守护不打烊
天水救助站为特殊群体撑起关爱之伞
天水日报
2025年02月21日
辛闻
为保障全市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安全温暖过冬,天水市救助管理站自去年11月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以来,积极采取“接待、照护、救治、寻亲、护送、巡查、回访、宣传”八步工作法,累计救助124人,其中未成年人23人,残疾人4人,精神障碍人员18人,开展寻亲服务4人,医疗救治6人;发放救助物资礼包69份,各类救助过冬物资及生活用品994件。
市救助管理站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值班人员热情接待自行来站求助、公安转送救助等到站救助对象。对符合受助条件的人员,提供住宿、食品、通讯等服务内容,并与服务对象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近期生活状况,及时有效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让每一位受助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积极适应遇困服务对象新期待、新要求,增强站内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改进服务方式。受助人员进站接受救助后,工作人员根据受助人员需要为他们在用餐、住宿、穿衣、如厕、洗浴等方面提供贴心服务,并坚持每天对受助人员居室及活动区域进行卫生清理、消毒,确保受助人员站内服务人性化、精细化。
面对身体残疾、精神障碍的受助人员,市救助管理站第一时间将其送往定点合作医院进行救治。在救治过程中,工作人员积极与医护人员沟通,全面了解受助人员的身体状况。待受助人员身体恢复稳定后,及时将其接回,继续提供后续的救助服务,切实保障其基本权益。同时,不断健全寻亲工作机制,与天水市公安局麦积公安局一体化实战中心签订《流浪乞讨人员身份信息核查协议》,依托公安部门全国人口信息系统和DNA数据库比对、人脸识别等方式,积极帮助身份信息不清受助人员寻亲,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
对于未成年人、残疾人和其他特殊困难受助人员,市救助管理站组建三支工作队轮流负责护送返乡工作。提前进行车辆安全检查,做好护送行程安排,积极与受助人员亲属、当地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沟通接领事宜,确保安全送返。积极与天水火车站、天水南站、麦积区中医院、花牛派出所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加大夜间街面巡查救助力度,在市中心地段的银行自助服务厅、步行街、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易露宿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一旦发现服务对象,工作人员耐心劝导其到站接受救助;对不愿入站的服务对象,及时发放棉衣、棉被、方便面等御寒救助物资,第一时间为他们提供救助服务。
市救助管理站还对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肢体和智力残疾人员、反复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进行定期电话回访。通过与其亲属、村(居)委会干部沟通,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记录他们的困难需求,并及时与所在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民政助理员协调,共同帮助解决问题。通过持续的跟踪回访,有效减少了反复流浪乞讨现象的发生。充分利用“新天水”等网络媒体平台,发布《天水市救助管理站“寒冬送温暖”倡议书》,呼吁广大市民关注关心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通过手机短信向全市市民发送救助信息及24小时救助热线电话,拓宽求助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