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版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3月13日

2025年天水市政府立法计划出炉

天水日报      2025年03月13日     

  本报讯 近日,《市政府2025年立法计划》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正式印发实施。这标志着2025年市政府立法计划新鲜出炉。
  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该计划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保护历史文脉”与“破解民生难题”两大主线,部署1个审议项目和1个调研项目,以法治力量为天水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一、聚焦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守护文明根脉。作为本年度唯一审议项目,《天水市大地湾遗址保护条例》由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起草,旨在破解遗址保护与城乡建设间的矛盾,系统性规范文物保护工作。条例聚焦大地湾遗址这一“中华文明八千年实证”的核心资源,拟从保护范围划定、文物修缮标准、监测技术应用、开发利用边界等方面建立全链条制度框架,通过明确政府主体责任、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引入数字化监测技术,将积极推动遗址保护从“被动抢救”转向“主动预防”,为天水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提供法律支撑。目前,《天水市大地湾遗址保护条例(草案)》正在广泛征求考古专家、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后续起草部门将根据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对草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确保“专业性与普惠性并重”。
  二、回应城市治理需求,破解停车管理难题。《天水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被列为重点调研项目,由市住建局牵头推进。针对市县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等群众关切问题,该条例拟通过科学规划停车设施供给、推广智慧停车平台、创新“错时共享”管理模式,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市民共治”的治理格局。调研过程中,将重点考察老旧小区、商业综合体等停车矛盾突出区域,同步结合新能源车发展趋势预留政策接口,确保立法兼具现实针对性与前瞻性。条例实施后,我市有望实现停车资源高效配置,助力城市交通治理迈入精细化阶段。
  三、统筹发展与保护,彰显立法引领作用。此次立法计划的出台,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法治为民、立法先行”的治理理念。一方面,通过《天水市大地湾遗址保护条例》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另一方面,以《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回应民生诉求,用法治手段破解城市治理顽疾。通过保护历史文脉与优化城市治理的“双轮驱动”,实现历史文脉传承与城市品质提升的有机统一,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注入强劲法治动能。市司法局对两项立法均坚持“开门立法”原则,通过听证会、网络意见征集等渠道广泛吸纳民意,确保立法“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严格按照立法计划的要求,继续加强立法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加快立法进度,确保各项立法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未来,两项条例的落地将成为我市提升治理效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里程碑。       (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