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3月26日

洛门镇

早春蔬菜长势旺

天水日报      2025年03月26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通讯员康正东 管秋勇 王继明 石奇炜】人勤春早农事忙。日前,在武山县洛门镇大南河蔬菜种植基地,连片的蔬菜大棚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一片银色的海洋。棚内,莴笋、蒜苗郁郁葱葱,即将迎来丰收;正茬豆角的藤蔓也在蓬勃生长,不久后便会引蔓上架。菜农们穿梭其间精心侍弄着这些蔬菜,憧憬着丰收。
  大南河流域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涵盖洛门、四门等4个乡镇的35个村,蔬菜种植面积5.5万亩,这里每年产出蔬菜18.4万吨,创造经济效益5.85亿元,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示范基地的蓬勃发展,得益于科学的规划与创新的种植模式,当地积极推广一年两茬、多茬种植,让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一村一品”策略也在这里落地生根,各村依据自身条件,培育特色蔬菜产品,这种差异化发展,有效避免了同质化竞争,推动蔬菜产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迈进。
  洛门镇郭庄村村民毛冬花便是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今年,她种了3个大棚的豆角和莴笋。“以前用的是竹竿大棚,搭建困难,防风、保温效果差,蔬菜产量低、品质也不高,遇上恶劣天气,一年的辛苦就打了水漂。”回忆以前的种植条件毛冬花感慨万千。如今,钢架棚取代了竹竿棚,采光好、棚起架高、种起菜来也方便了不少。
  建起产地市场,打通田间路网,疏通灌溉渠道。近年来,洛门镇把春耕生产视为重中之重,保障农资供应、落实农资补贴、加强技术指导,全方位为菜农提供支持,让大家种菜更踏实。同时积极搭建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以蔬菜产业为引擎,助力乡村振兴,让武山豆角、武山莴笋等地域特色品牌蔬菜走出甘肃、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