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
天水日报
2025年03月28日
靳瑶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度上升、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激发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应从政策环境、金融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建设、治理能力、国际化发展等多个角度入手。
优化营商环境,释放企业活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生长的“沃土”,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从而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创新和发展。为此,一要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不仅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还会降低市场响应速度。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减少企业在注册、经营、投资等环节的行政负担,为企业专注核心业务、高质高效运营创造条件。二要加强法治保障。首要的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民营企业创新的核心资产,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持续推动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律的修改和完善,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侵权法定赔偿额上限,加大损害赔偿力度和侵权假冒行为的惩戒力度。同时,严厉打击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要降低税费负担。税费负担是影响民营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应继续优化税收结构,合理降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税率,特别是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
加大金融支持,破解融资难题。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民营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破解融资难题是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的重要着力点。一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倾斜。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多种方式获取资金。发展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融资工具,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融资选择。二要创新金融产品。传统的金融产品往往难以满足民营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产品,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方案。例如,针对科技型民营企业,可以推出“科技贷”“创新贷”等专项贷款产品;针对出口型企业,可以提供国际贸易融资服务。三要完善信用体系。信用体系不健全是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公开,从而有效降低融资门槛。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信用担保基金,为民营企业提供信用增信服务,帮助其获得更多的融资支持。
推动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民营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要加大研发投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民营企业开展重大技术攻关项目。二要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从而为企业借助外部资源打通渠道,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三要支持数字化转型。鼓励民营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动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数字化转型,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响应能力。
加强人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一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鼓励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设立专项培训基金,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员工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二要优化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帮助企业引进高端专业型人才。三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鼓励民营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升管理者的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组织管理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民营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鼓励民营企业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不断完善劳动、人才、知识、技术、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的使用、管理、保护机制。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企业家精神,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三是履行社会责任。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领域,帮助其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一要提供政策支持。提供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并购、海外投资等项目。二要加强信息服务。国际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民营企业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加强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动态、政策法规、风险预警等信息,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机遇,规避潜在风险。三要推动国际合作。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项目,帮助其获取更多市场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组织国际展会、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帮助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合作渠道。
(作者系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