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对接”筑牢社会治理“桥头堡”
——天水市提升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水平侧记
天水日报
2025年04月01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裴婷婷 张雷
近年来,天水市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统筹抓好基层社会“大治理”,全力构建“三调对接”大格局,着力提升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水平,将县乡两级综治中心打造成为矛盾纠纷“集散地”、社会治理“桥头堡”、安全稳定“晴雨表”,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有力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强基赋能做畅诉调对接
前不久,某信托有限公司通过武山县人民法院涉企服务热线咨询立案事项,诉讼服务人员指导该公司网上立案。法院通过诉讼服务平台收到立案材料后,认为案件事实清楚,遂按诉调对接机制移交综治中心进行诉前调解。涉案双方在调解团队的耐心调解下,很快达成协议,争议问题得以妥善化解。
天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副主任鲍晓炜表示,全市诉调对接工作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模式,进一步强化基础保障。对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当事人,人民法院(法庭)为调解组织开通在线调解平台账号,鼓励当事人在线完成调解并履行协议。对适宜线下调解的纠纷,经诉前辅导、分流派单后,调解组织整合力量,充分发挥优势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据悉,天水市综治中心制定工作指南,规范对接派单、结果反馈流程,并按照纠纷类型全要素反馈调解结果,形成了从分流到反馈的闭环管理。
联动赋能做强警调对接
2024年8月,麦积区两家企业因围墙修建问题引发纠纷。天水市公安局麦积分局道南派出所社区民警联合街道综治中心组建调解小组,经现场调查并听取双方意见后,提出调解方案,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
近年来,为做强警调对接,我市坚持联动赋能,不断健全完善综治中心与公安机关信息共享、联动共治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类警情信息共享、风险联防、矛盾联调。综治中心受理同级公安机关推送的纠纷后,及时组织调解;复杂案件联合派出所、司法所、村(社区)等力量共同调处;对调处后仍存隐患的,会同公安机关跟进化解。
同时,全市以警网融合为切入点,深耕“警格+网格”融合治理模式,将民警“政策熟”的特长与网格员“情况熟”的优势相结合,深入村(社区)开展日常走访,通过“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及时掌握并化解各类不稳定风险因素,做到问题发现在早,事情处理在小。
统合赋能做实访调对接
2024年以来,我市通过统合资源推进访调对接,将矛盾纠纷信访事项导入综治中心,助力信访工作法治化。
鲍晓炜介绍,县级综治中心正推进诉讼服务、法律服务、信访接待等“七中心合一”,确保调解、仲裁、公证等业务高效运行;乡镇综治中心立足预防、调解、法治、基层,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目前,全市各级综治中心通过优化功能布局,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信访部门对申诉求决类事项会商综治中心研判后,适宜调解且当事人同意的,导入综治中心统合力量调处。综治中心按类型运用多元手段,在规定时限内“一揽子”完成受理、转办与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