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版一版

02版:日版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4月01日

秦安县

用心“结对”显真情 用行“关爱”暖民心

天水日报      2025年04月01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吕天军 胡玉虎

  “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启动以来,秦安县紧紧围绕困难群众需求,以政策保障为基础,以实际行动为支撑,让结对帮扶行动真正温暖民心。
  在秦安县兴丰镇郑峡村,天水市政务服务中心四级主任科员彭海龙自2023年5月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面对精神二级残疾的张红梅及其贫困家庭,彭海龙建立了“每周必访+急事随到”机制,不仅给予张红梅一家生活关怀与心理疏导,还积极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当村民遇到农产品滞销难题时,彭海龙“化身”义务推销员,发动亲友同事“以购代捐”。针对村民种植技术落后的状况,他邀请农业专家到村开展技术培训。正是带着这种“帮扶帮到心坎上”的理念,他为困难群众带去了生活希望。
  提起彭海龙,张红梅的丈夫郑继元满是感激:“我媳妇生病这几年,彭书记一直很照顾,常提着鸡蛋、牛奶来看望,还找专家给我们修剪果树,帮着取药、送药,提醒我媳妇按时吃药,我们一家人很感谢他。”
  彭海龙这些细致入微的帮扶,正是秦安县结对关爱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在秦安县范围内,像彭海龙这样的干部还有很多,他们深入困难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将关爱化作一件件实事,切实改善了困难群众的生活。
  在秦安县刘坪镇杜寨村,刘坪镇办公室主任王晓辉在结对关爱工作中同样全力以赴。75岁的特困供养人员杜国咀,一直由侄子杜小强作为监护人照看其生活起居。自去年9月结对以来,王晓辉严格落实各项关爱政策,每两周走访探视一次,定期开展电话交流,并结合“四百”行动发放生活物资,密切关注老人的身心健康。目前,杜国咀老人享受着特困供养人员补贴、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危房改造等政策,生活得到了全面保障。
  “党和国家的政策真好,干部经常来看望我,居住环境也改善了,各方面都好得很,侄子侄媳妇也把我照顾得很好。”杜国咀感激地说。
  杜国咀老人生活的改善,也是秦安县精准落实关爱政策的成果体现。刘坪镇为特困老人建立了详细的信息档案,根据每位老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从生活照料到健康关怀,从居住环境改善到精神慰藉,全方位保障了特困老人的生活质量。
  记者了解到,通过干部的真情帮扶和政策的精准落实,秦安县结对关爱行动成效显著。今年1至2月,秦安县对新增的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2名特困供养人员和22名困难重度残疾人实现了应结尽结,对36名去世的关爱对象解除了结对。省、市、县结对干部和三类对象开展联系交流4987次,走访探视4265次,落实政策1078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86个,帮办实事466件。资金资助14.91万元,向上级反映解决问题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