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逾期上公堂 司法纾困守安居
天水日报
2025年04月10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真是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我的房子可能就保不住了。”近日,秦州区人民法院圆满化解一起因房贷逾期引发的案件后,当事人激动地说道。
这起案件是某银行起诉借款人要求解除借款合同、一次性偿还剩余全部房贷本息的系列案件中的一个。几年前,为改善居住条件,几位被告分别与某银行签订贷款合同购置住房,约定分20年偿还,并以其所购房屋作为抵押。前期各被告均能按时还款,但自2023年起,因生意经营困难等原因,连续12个月以上房贷出现逾期。于是,某银行向秦州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各被告在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状、传票等材料后,均主动联系法院和银行,积极表达还款意愿,并坦言逾期并非恶意拖欠,而是受突发经济困难影响所致,希望协商解决该案。于是,办案法官向各被告释明法理,若判决后房产被拍卖,不仅家庭居住会受影响,还需承担拍卖折价、执行费用、律师费等额外损失。同时,向银行分析调解优势:借款人还款意愿强烈,房产为唯一住房,强制执行社会成本高,而分期履行更利于贷款安全回收。
随后,法官迅速介入,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传递“司法温度”。因部分被告在外地,法官便通过微信群组织双方协商调解。通过三方共同努力,一起案件的借款人立即还清了所有逾期贷款,并保证后续贷款一定按时偿还,银行撤回了对该借款人的起诉。另两起案件的借款人表示愿意偿还,希望银行可以宽限一些还款期限。通过多次沟通,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订的借款合同继续履行,被告在两个月内还清逾期借款本息,后续借款按时偿还。
“房贷逾期后,逃避只会加剧风险,应主动联系银行说明情况,并积极配合法院调解,争取协商空间。金融机构在主张权利时也需兼顾民生关怀,通过灵活调整还款计划、减免部分费用等方式,实现金融安全与安居需求的平衡。”办案法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