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版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4月11日

天水市

创新生态护林员管理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天水日报      2025年04月11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吕天军 胡玉虎】近年来,我市以林长制为引领,全面推进生态护林员管理体系创新,通过制度革新、科技助力、动态监管等多维度措施,构建了科学规范的生态护林员管理体系,为森林资源保护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提升的双赢,累计巡护里程超过6018.36公里,踏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坚实道路。
  制度创新是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石。我市严格依照《甘肃省生态护林员管理细则》,建立“县管、乡聘、村用”的三级管理机制,规范公告、申报、审核、公示、聘用五大流程,确保选聘全程阳光透明。目前,全市6968名续聘及新聘生态护林员全部实现“一人一档”信息化管理。针对部门职能交叉问题,明确林业、人社、财政等部门职责,消除管理空白。考核机制采用“月考评+季考核+年总评”动态评估,将巡护频次、问题处置效率等量化指标与劳务报酬挂钩。2024年发放补助资金5574.4万元,对考核不合格的护林员依协议给予批评教育、扣减报酬或解聘,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竞争环境,充分激发护林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
  科技赋能为森林管护带来全新变革。为解决传统巡护效率低的问题,全面推广“生态护林员巡护APP”,将所有护林员纳入全国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利用GPS定位、轨迹追踪等技术,实现管护区域网格化、巡护记录数字化。2024年,全市护林员年均上线率达47.16%,较2023年提升15.6个百分点。同时,投入86.18万元为护林员统一购置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累计投入11万余元配备巡护工具,从安全保障与装备支持两方面,为高效巡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强能力建设打造专业护林队伍。构建“市级统筹、县区主抓、乡镇落实”的三级培训体系,围绕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护林员职业技能与长期就业能力。在重点防火期,组织森林防灭火专项培训与演练。截至目前,6968名护林员人均接受5次培训,实现全员覆盖。随着护林员日常巡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盗伐林木、非法狩猎、森林火灾等案件显著减少,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大幅提升,形成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