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版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4月11日

张家川县马关镇

“小草药”做成“大产业”

天水日报      2025年04月11日     
  本报讯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此时正是黄芪起苗的好时机。连日来,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关镇连片的黄芪育苗基地里,工人们忙着起苗作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
  在黄芪种植基地,只见一台大型机械正在地里进行松土、起苗作业,伴随着轰隆隆的声响,大型机械缓缓前进开展起苗作业,抖去泥土,挖出来一条条色泽亮丽的黄芪苗,工人们麻利地捡拾黄芪苗,按长度分类、整苗、捆扎……一幅喜人丰收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张家川县农裕农林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龙耀珠说:“这段时间天气回暖,正是起挖苗子的最好时间。我们去年4月份育苗70亩,今年开始起苗,需要大量的工人,这段时间,每天都组织村里的劳动力参与黄芪起苗工作,大概一周左右结束,然后开始种植。一部分会用于对外销售,其余主要用于农场自身种植。”
  “这几年我一直在药材基地干活,离家近,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一天有100块工资可以补贴家用,另外我有一部分土地流转给了药材基地,在获得土地租金、务工收入的同时,我还学会了中药材种植技术。”正在分拣药苗的村民高兴地说。
  据悉,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引领中药材种植村统一规划种植区域、积极打造地域品牌。马关镇建设了集种植、初加工于一体的产业发展基地,东庄村、上豆村、草湾村、新义村4个村流转800余亩土地种植中药材,其中育苗70亩,亩产量达到70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每市斤8元,亩产价值11200元,总价值78.4万元。
  近年来,马关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黄芪、红芪、独活等中药材种植“遍地开花”,“小草药”成为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刘晶 邵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