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版四版

返回 2025年04月12日

AI助力影视创作 演绎马家窑文化新篇

天水日报      2025年04月12日     

  □ 唐圆鑫 蒋恩雨

  数媒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为传统文化的影像表达带来了全新机遇。作为全国首部奇幻探秘AI微短剧,《马家窑谜踪之神杖密码》通过独特叙事、文化创造与技术创新,展现了AI赋能影视的潜力。该剧以史前考古学家安德鲁失踪为引线,讲述其养子顾北辰在追寻真相过程中穿越至4800年前的姜氏部落,与部落首领姜白汐携手抵御外敌,并揭开通天神殿背后阴谋的故事。作品情节紧凑,悬念迭起,激发了观众的探索欲。
人工智能助力影视突破传统叙事边界
  AI技术正在改变影视叙事方式,为影视创作带来全新的可能。以《马家窑谜踪之神杖密码》为例,该剧在空间叙事方面,突破传统影视制作的物理限制,并基于考古研究和文物扫描数据,运用AI技术构建了90%真实的历史场景,精准再现了4800年前的植被地貌。更值得一提的是,剧中严格遵循马家窑聚落“近水高地”的选址原则,使历史背景与叙事逻辑完美契合,大大提升了视觉真实性。在时间叙事层面,AI技术同样展现出独特优势。通过“通天神殿”等AI生成场景,观众得以快速进入叙事核心,避免了冗长的背景交代;同时配合梦境、回忆等非线性叙事手法,实现了时空的自由切换,增强了叙事层次感,更突破了传统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时间表达局限。这些创新实践充分证明,AI正在突破传统时空叙事模式方面的潜能,重塑着影视叙事的结构逻辑与表达方式。
挖掘文化基因创新演绎马家窑文化传奇
  《马家窑谜踪之神杖密码》成功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该剧在文化传承方面通过系统呈现马家窑文化的图腾符号体系,将“蛙纹”(象征生命繁衍)、“漩涡纹”(反映水崇拜)等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剧情叙事,使传统文化获得“活态传承”的现代表达。在创新转化方面,该剧突破传统文化单向传播的局限,创造性地采用悬疑冒险的沉浸式叙事策略。剧中男主角穿越时空来到古代部落,巧妙融合现代科学知识与马家窑文化,智慧指导部落建设的剧情设计,不仅实现了古今文化的有效对话,更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价值。这种创新的叙事方式让观众在享受剧情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文化熏陶,成功建立起古老文明与当代观众之间的情感连接,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科技发展启示未来 影视创作无限可能
  在科技与影视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马家窑谜踪之神杖密码》通过创新性的创作模式,展现了前沿科技的应用价值。该剧率先运用AI技术突破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壁垒,构建出马家窑部落、通天神殿仪式空间等史前场景,使观众足不出户即可沉浸式体验马家窑文化的独特魅力,成功打破了文化交流的物理限制。这一创新实践为影视创作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同时也在制作模式层面树立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典范。相较于传统影视制作在场景搭建和特效制作方面的高成本投入,该剧通过输入考古资料、历史文献等数据,利用AI技术快速生成高度还原的场景模型,显著缩短了前期筹备时间并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这一案例充分证明,影视创作者应当积极拥抱AI、大数据等技术创新,将其深度融入创作全流程,从而推动影视生产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转型升级。
  《马家窑谜踪之神杖密码》紧扣时代脉搏,以叙事创新、文化传承与技术融合的探索,为传统文化的影视化表达提供借鉴。该剧突破传统叙事框架,拓宽了影视创作边界;同时深入挖掘马家窑文化基因,使古老文明焕发新生,展现着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无限潜力。作为一次前瞻性探索,该剧证明科技创新能够赋予中华文化时代感,使其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焕发持久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