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服务”传递“大温暖”
清水县以党建引领全方位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天水日报
2025年04月17日
本报讯 近年来,清水县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聚焦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引导社区工作人员“常宣传、常走访、常服务”,全方位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职责清单明方向,服务群众有章法。“我们坚持‘强队伍、明职责、优服务’的工作思路,制定《社区工作人员职责任务清单》,聚焦社区治理和居民需求,梳理形成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民生服务、政策事务落实、安全应急管理、文明城市创建等5个方面17条具体工作,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人员职责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同时,建立社区工作人员包小区进网格制度,将151名社区工作人员科学分配,分别编入城区69个网格,督促常态化开展各项工作。在社区推行‘职责上墙+个人积分’双公示模式,将工作量化到人、进度细化到天,引导社区工作人员奋勇争先,积极作为。”永清镇党委书记王小军说。
理论宣传接地气,党的声音传万家。组建“蒲公英”“啄木鸟”“小工匠”等特色宣讲队,采取“红色小喇叭”“小板凳会”“凉亭讲堂”“曲艺+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居民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让党的理论政策从“书面语”变成“家常话”,教育引导社区居民信党爱党、遵纪守法。上邽社区、充国社区、北城社区创新“点单式”“送教式”“组团式”宣讲方式,通过“智汇永清”、社区居民服务热线等渠道,收集居民关心关注的政策、养老、医疗、反诈等话题,“量身制定”宣讲内容,先后入户开展宣讲280场次,推动理论政策进万家、入心坎。
入户走访察实情,联合商议解民忧。“我们建立社区工作者“三个一”走访制度,根据家庭实际,将居民划分为特殊困难群体、重点户、一般户三种类别,推行月访特殊困难群体、季访重点户、年访一般户工作法,通过户情民意、冷暖安危、需求建议、矛盾纠纷‘四必访’,基本情况、急难盼愁、治理良策、诉求意愿‘四必问’,全面掌握户情民意。针对居民反映问题,社区联合党委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现场交办推动问题解决。”东关社区党委书记雷秀丽说。
贴心服务增温度,帮办实事暖民心。紧盯“一老一小”,打造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留守儿童“水韵墨香”书画公益课爱心托管班、邽山书院公益国学班、党建四合院等场所,推出“居家养老服务”“五点半课堂”等服务,定期为特殊群体开展“一对一”服务。永和社区联合县医院等共建单位开设中医养生馆,为居民免费提供拔罐、针灸、中医推拿等服务;城南社区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有效化解邻里、家庭矛盾纠纷。“以前每到寒暑假就焦虑,现在社区开设了‘寒暑假爱心托管班’,自己可以安心上班,再也不用为看孩子、辅导作业而发愁了。”西关社区居民王女士高兴地说。 (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