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4月17日

法治为民“进行时” 实事落地“暖人心”

我市今年10件市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新鲜出炉

天水日报      2025年04月17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近日,市委依法治市办经广泛征集、梳理筛选、甄别研判,推出10件市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解决法治建设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法治建设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一:
  做实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加快推进“七中心”有机整合,打造集“信访接待、多元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公证、仲裁、司法确认”等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坚持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三条线”协同发力,全面提升县级综治中心实战化水平,整合基层治理资源,做到接诉即办、直诉直办,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二:
  开展商事纠纷“高效速审”行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行商事案件“一窗通办”,压缩涉企案件立案审核时限,规范商事案件线上立案、电子送达。深化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压缩小额诉讼程序审理周期,提升简易案件当庭宣判率。完善商事案件执行督促机制,实行履行节点前督促执行,加大线上线下查控力度,强化失信惩戒,全力提升商事案件执行质效。
  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三:
  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加强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建设,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企业关键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人员侵犯商业秘密和商标权、著作权等犯罪。持续加强“花牛苹果”“秦安蜜桃”“甘谷辣椒”等“甘味”品牌高地地理标志保护和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中药材等优质农作物品牌保护,助力品牌价值提升,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四:
  优化便民服务举措,积极应对居民身份证换证高峰。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落实居民身份证“就近办、上门办、网上办”,加速证件办理过程,确保7个工作日内办结。采取“预约办、错峰办、延时办”等措施,全力保障集中换证工作有序开展。结合“百万干警进千万家”活动,做好换证宣传工作,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办证”“送证上门”等暖心服务。
  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五:
  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提升便民利企服务质效。积极拓展公证服务领域,持续推进“一证一次办”“一事一站办”等减证便民举措,有效提升公证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公证服务资源配置,通过增设办证点、推行远程视频公证等方式,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证。强化公证公益服务,组织开展遗嘱公证免费活动,依法为老年人、军人、残疾人、五保户等特殊群体减免公证费用。
  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六:
  开展“送法入企”帮扶指导,护航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两区五县及经开区设立企业帮扶小组“送法入企”,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帮扶指导。围绕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环境风险防控、环保信用建设、排污管理等方面提供指导服务,对企业排污管理中发现的难点、堵点问题进行现场答疑,指导企业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排污,全方位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
  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七:
  强化道路运输违法治理,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运用定点检查与流动巡查、错时突查和错峰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两客一危”、出租车、公交车、班线车辆的执法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加大辖区公路巡查力度,依法查处超限超载运输等涉路违法行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八:
  加强农资打假执法力度,促进农资市场健康发展。紧盯农资经营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组织开展“护春耕促增收”等专项执法行动,强化全链条监管,加大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农资批发集散地、流动商贩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等行为,确保农资质量可靠、市场稳定、秩序向好,不断促进全市农资市场健康发展。
  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九:
  整治医疗美容行业乱象,用心守护群众“颜值”安全。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加强联合执法监管,全面排查医美机构和从业人员资质、诊疗项目合规备案,对医美机构聘用非卫生人员、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医疗器械、消毒器械,以及利用宾馆、酒店、会所、居民楼违法开展医疗美容等行为严厉查处,净化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切实守护人民群众“颜值”安全。
  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十:
  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筑牢安全防范基石。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咨询日”“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大力宣传安全法律法规和灾害防范、安全生产知识。举办全市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综合监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邀请行业领域专家或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深入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法律咨询和安全培训,切实增强企业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邓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