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4月17日

筑牢“心盾” 点亮反诈“警示灯”

天水日报      2025年04月17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裴婷婷 张雷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高群众反诈防骗意识和能力,我市持续高效开展反诈宣传工作。通过多部门联动、多形式宣传、多渠道推进,筑牢群众“心盾”,点亮反诈“警示灯”,全力守护居民财产安全,营造“全民反诈”良好氛围。
  “一定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来电预警功能也要打开。”“电信诈骗无孔不入,大家要多注意。”“‘金钟罩’下载后,就可以把电信诈骗的电话拦截了。”……近日,秦州区东关街道尚义巷社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走进辖区商户和居民家中,进行多角度防诈骗知识宣传。
  当天,社区工作人员结合当下高发的刷单、投资理财、冒充淘宝客服退款等诈骗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他们不仅剖析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法和诈骗套路,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向居民们详细传授识破骗局的方法。
  在居民王晚秀的家中,社区工作人员一边给她讲解反诈技巧,一边帮她在手机上安装反诈APP。“社区的反诈宣传让我学到很多,以后遇到让转账的,我肯定都不会信。”王晚秀告诉记者,通过社区不断的宣传,现在大家都很谨慎。
  除了入户宣传,秦州区东关街道尚义巷社区还组织网格员和志愿者,每周定期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提高辖区群众的防诈意识。
  “我之前就差点给别人转了钱,对方说是个‘养老投资项目’,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宣传的时候,我还在半信半疑。后来听他们给我讲类似的案例,这才明白差点被骗了。”居民张大爷说,多亏了社区工作人员,要不他的养老钱都搭进去了。
  秦州区东关街道尚义巷社区工作人员李嘉瑶告诉记者,社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在线上,利用微信群定期推送反诈小知识、案例分析,还制作了简单易懂的反诈短视频,用动画形式展现诈骗过程;线下则举办反诈宣传讲座,邀请民警现场讲解,面对面给老人答疑解惑。通过宣传,老人们不仅能识别一些骗局,还会提醒身边的老友。今后,社区将持续开展相关活动,共同守护居民的“钱袋子”。
  在电信网络诈骗中,老年人往往容易被“盯”上。我市各大银行也在为客户办理业务的同时,关心和关注老年人、学生等易受骗群体,帮助大家识别诈骗套路,增强防范意识。
  当天,记者在浙商银行天水分行看到,关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册整齐地摆放在显眼位置。每当出现大额取款和转款时,工作人员总会耐心反复询问。
  70多岁的王奶奶是浙商银行天水分行的老客户,看到老人,工作人员立即热情上前,细心询问办理业务需求。王奶奶拿出一张尚未到期的6万元存单,要求全部支取现金。
  “按照反诈工作规定,我们仔细询问取款用途,老人语焉不详,称取现金用于给子女买房,但又说不清其他信息。我们出于职业警惕和为客户负责的态度,就为老人讲解了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和危害。后来,经老人同意,拨通了其子女的电话,这才最终确认老人没有遭遇诈骗。”浙商银行天水分行工作人员说。
  “我们始终将反诈宣传工作融入日常,坚持多部门、多系统联动,制定严格的防范电信诈骗风险把控流程,为客户提供切实有效、润物无声的帮助,让反诈‘警钟长鸣’。”浙商银行天水分行副行长贾馥蔚表示,当客户办理大额转账、取现、新开账户等业务时,工作人员会详细了解客户需求与相关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及有效提示。如发现存在异常,将及时提示劝告客户,必要时也会第一时间联系天水反诈中心上报相关情况,切实守护好客户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