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4月18日

文化赋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天水日报      2025年04月18日     
   王惠玲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2024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入选人员和资助人员名单,我市3人被确定为2024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分别是清水县融康农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王利斌、甘谷王勇木雕工艺有限公司王勇、甘肃瑰宝通汇珠宝有限公司陈佳丽。王勇同时被列为2024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资助人员。
  清水县融康农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自成立起便立足清水优质旅游资源,主推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为清水县营造“亲水赏花治未病,乐我养我育新我”的文旅农康融合发展浓厚氛围,同时还关注对农村民间工艺及制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非常契合以“农业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形”的发展思路,为乡村发展开辟新路径。无论是通过打造田园综合体,将传统农耕体验与现代休闲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采摘瓜果、参与民俗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乡土文化的温度,还是通过建设乡村博物馆、非遗工坊等文化空间,让乡村历史“活”在当下,又或是通过开发乡村民宿、特色餐饮等配套产业,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都可带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这种“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模式,既可保留乡村的田园诗意,又注入了现代产业的活力,可让乡村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之地。
  甘谷木雕同样是一把可将非遗技艺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通过“非遗工坊+农户”的合作模式,让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碰撞,实践开发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木雕文创产品。同时通过打造“非遗+旅游”体验场景,让游客在亲手制作木雕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让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IP”,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乡村文化自信。
  甘肃瑰宝通汇珠宝有限公司作为武山首批入列“甘肃老字号”名单的企业,立足武山丰富的鸳鸯玉资源和天水乃至甘肃、西北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以文创产品为媒介,设计制作出更具本土民俗风情和文化典故的产品。同时通过乡村合作社构建“文创+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成为文化产业的参与者、受益者。这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模式,也可让武山的文化富矿转化为经济富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只有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基,才能让乡村真正活起来、火起来、靓起来。期待未来能涌现出更多的乡村文旅带头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