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版四版

返回 2025年04月22日

小蜜桃撬动8亿共富大产业

天水日报      2025年04月22日     




厚道甘肃   地道甘味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张彬霞 赵军霞

  连日来,秦安县刘坪镇的中国美丽田园万亩蜜桃基地,迎来了踏青赏花最佳时节,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游客们穿梭其间驻足留影。这一景象,是秦安县蜜桃产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驱车沿着蜿蜒产业路一路前行,刘坪镇各村庄的一片片粉色花海映入眼帘。“眼下正是赏花好时节,再有几个月,枝头便是沉甸甸的蜜桃,香甜可口。”在秦洼村,果农张军强一边疏花,一边向记者说道。
  近年来,秦安县紧扣“厚道甘肃 地道甘味”品牌战略,以蜜桃产业为核心引擎,从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到品牌打造,构建起集种植、销售、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让蜜桃产业变身富民“金果子”,绘就出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
  刘坪镇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镇蜜桃种植面积达1.7万亩,2024年全镇蜜桃总产量达1.63万吨。当前,漫山桃树正处于盛花期,果农们正穿梭于桃园中,忙着进行疏花、施肥等田间管理,以保证今年蜜桃的产量和品质。
  果农张军强是刘坪镇发展蜜桃产业最早的种植户之一,桃园占地12亩,其中8亩蜜桃园正处盛果期。“我家挂果的桃树共有400棵,每年能套5万个袋子,通过控制果子数量,以精细化管理,确保每棵树所产的桃子皆是精品果。”张军强说。
  桃香不为销路愁。张军强表示,虽然自家有10余亩桃树,但所产桃子根本不愁卖。每年临近蜜桃成熟季时,往年的客商、消费者们会提前预订,果子不出村就能全部售完,蜜桃毛收入也在10余万元,收入可观。“桃子不出村,就能销售一空。不仅仅是我家的蜜桃不出村,村上好多种植户都是如此。桃子一路畅销,而且价格可观,让大家伙信心十足。”张军强高兴地说。
  果园里,种植户们疏花忙,与此同时,位于刘坪镇黄湾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秦安县刘坪镇财政所所长刘港告诉记者,该产业园项目于2024年上半年开始建设,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建设完成,配套设施正在稳步推进。
  该项目是刘坪镇立足全镇蜜桃和苹果主导产业资源禀赋,着力解决林果产品生产周期长、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而实施的。通过开发农业多元价值、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从一产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项目运营后可实现蜜桃等农特产品的储存、交易、加工等多元业务,为当地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刘港说。
  秦安县是甘肃桃主产区,面积、产量和效益居全省第一。近年来,秦安县在重塑品牌、延长链条、科技赋能、抢占市场上下功夫,优化品种结构,延长蜜桃上市时间;借助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提高蜜桃产量和品种;加强宣传推广,提升蜜桃品牌影响力;深挖蜜桃文化内涵,开发桃木工艺品、桃花酿等文创产品,赋予蜜桃更多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秦安县果业管理局农艺师何舒乐介绍,目前全县蜜桃栽培总面积10.25万亩,去年产量12.5万吨、产值8.1亿元,秦安蜜桃发展势头良好。下一步,果业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蜜桃产业的科学技术指导,不仅要让果农增产增收,还要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