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和规则面前没有例外
天水日报
2025年04月22日
□罗志华
近日,一段“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画面中,一名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站台上和车厢内的工作人员都试图让她返回车厢,两名工作人员合力阻止却未能成功。最终,该女子的同伴赶来上了车。当时,站台发车铃一直在响,女子却丝毫不顾,现场情况非常危险。该女子构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违法行为,铁路公安机关已对其处行政拘留处罚。
高铁车门关闭时强行阻拦,不仅可能造成车门机械故障,更可能危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此外,高铁运行依靠精准的调度系统,每班列车发车时间以秒为单位进行计算,一个人拖延可能导致后续列车大面积延误。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最高可处十日拘留并罚款。该女子的行为突破了规则的底线,最终她被给予行政拘留处罚,是其咎由自取的结果。
或许有人认为,此事没有造成多大的实质性后果,不如批评教育了事。然而,这类行为若得不到相应惩罚,就会对社会道德和公共秩序构成很大的危害。如果少数人通过撒泼耍赖达成“列车等人”的目的,那么,遵守规则者反而会成为吃亏者,这种逆向激励势必降低公众对规则的敬畏。此外,若有人效仿此类行为,高铁的准点率、公共空间秩序将变得更加无从保障。由此看来,法律对这类行为惩戒的意义,不仅在于惩罚违规的个人,更在于维护共同利益。
要想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首先就得强化处罚的震慑力,通过宣传典型案例,让民众普遍更加敬畏规则。其次也有必要在车站、车厢等场所加强规则警示,用简明语言告知乘客权利义务。此外,铁路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对强行阻拦列车等行为采取技术性阻断手段,比如强行将其带离等,最大限度减少这类行为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此次事件对于广大民众具有警示意义。每个人出门旅行时都应该谨记,高铁等现代化交通工具是社会文明的集中展现场所,个人一旦进入列车等公共空间,理当自觉遵守规则,切莫人已进入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社会,个人修养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