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
科技“护航” 育苗育出好“钱”景
天水日报
2025年04月28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通讯员李欣 刘武锋】近年来,秦州区产业园区充分发挥育苗产业“周期短、见效快、需求大、前景广”的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将蔬菜育苗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支持鼓励合作社加大设备投入,科技赋能育好苗,提高大棚蔬菜产量,挖掘市场潜力,带动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日前,在杨家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笔者看到,大棚里的辣椒苗一垄接一垄,青翠嫩绿,长势良好。金土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人正忙着给刚移栽的秧苗培土、浇水、施肥、拔草,进行田间管理作业。
种苗质量直接影响蔬菜产量。为此,金土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源头抓起,精心筛选优质种苗,同时,加大设备投入,引进水、肥、遮荫、保温等一体化设备,运用科技手段和精细化管理提升育苗生产水平。
“这16个日光温室的辣椒苗进入放风期,其它的正在进行第二遍的除草,准备在5月初上市。”合作社负责人何甲奇说。据悉,今年合作社培育辣椒苗6300万株,西红柿、甘蓝、黄瓜等其它蔬菜苗100万株。凭借着过硬的育苗技术,这里的种苗产量高、品质优,深受本地及外地种植户的信赖,订单越来越多。
在牡丹镇绿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育苗大棚里,有黄瓜、辣椒、豆角、西红柿等菜苗,新品多,质量好,长势旺。基地负责人吴保军介绍,这几天刚刚完成豇豆苗的栽植工作。“豇豆一棚栽2400多株苗,要双株种植,我们现在用的是滴灌,水肥一体,精准施肥。”吴保军说。
蔬菜育苗是个精细活,工人每天都要密切观察菜苗的生长状况,监测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做好通风、除草、浇灌等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菜苗的品质。今年合作社育辣椒苗260多万株,黄瓜40多万株,圣女果、豇豆20多万株,目前部分已经完成移栽。
“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以后,今年我们引导合作社以及周围群众种植辣椒,同时带动了西红柿和黄瓜种植,让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苗子长势特别好,再过几天要进行放风木质化,外面气温升高以后,我们再给老百姓发放,增加成活率。”秦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副主任曹晨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