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增动能 以“质”图强谋跨越
——访中共清水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涛
天水日报
2025年05月06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吴银霞 王 琴
记者:您好王县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清水县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加速推进县域经济向“新”而行,以“质”图强,2024年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领跑全市,这个亮眼成绩的背后,县里的主要抓手和关键举措是什么?
王涛:近年来,清水县围绕“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找准赛道、加压奋进,202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8.05亿元,增长8%,增速居全市第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扩投资。始终把大抓项目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抓手,2021年以来,累计谋划储备重点项目572个,总投资424.46亿元;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资金3.09亿元,专项债券资金13.61亿元。全力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累计实施汤浴水库、盘龙山风电、城区热源厂建设等重点项目545个,完成投资265.8亿元。扎实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2024年新签约中城大有电网侧储能电站、众兴菌业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等项目33个、签约额62.93亿元,新建续建项目到位省外资金61.06亿元、增长73.52%。
二是坚持提质增效兴农业。科学确定“东菌西果、南药北粮、沿川设施农业”产业布局,建成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个,种植规模突破2000万棒,去年全县食用菌产值超过2亿元。坚持“育繁销”一体化发展,与省农科院联合成立清水小麦产业技术研究院,培育“兰天”等系列品种90余个,年产小麦良种3万吨。引进培育各类农业企业21家,开发木耳挂面、苹果脆片、小杂粮、沙棘饮品、汉麻纺织品等深加工产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4%。深入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行动,累计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27个,“甘味”品牌6个,“清水半夏”“邽山土蜂蜜”等4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三是坚持增容扩量强工业。2024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以上,比2021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被省政府通报表扬为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突出贡献县。聚力打造以红堡工业园、黄门工业园、东关工业园为支撑的“一区三园”工业集中区,累计建成工业标准地2029亩,中小企业孵化园标准化厂房2.35万平方米。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新增山东华贸、君实中药材、众兴菌业等入园企业15户,全县入园企业累计达到98户,园区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24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连续三年实现翻倍增长,平均增速达130%。
四是坚持多态互融活三产。深入推进文旅农康融合发展,精心举办轩辕文化、丁香文化等主题旅游活动,完善非子牧场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北山生态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清水汤浴温泉村等7个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依托温泉、中医药等资源,先后引进培育重庆梦谷集团等文旅企业12家,开发艾草系列养生枕等大健康产品70余种。2024年接待游客606.95万人次、增长41.12%,实现旅游花费24.28亿元、增长126.7%。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2021年以来,限上商贸企业由14家增加到34家,外贸企业从无到有,增加到9家。2024年实现三产增加值33.95亿元、增长7.3%。
记者:通过您刚才的介绍可以看出,咱们清水县在多元发展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尤其通过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清水,那咱们县出了哪些硬招,成功圈粉了众多企业?
王涛:近年来,我们持续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把“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的要求落实到企业开办、项目审批、服务群众的全过程,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2024年连续两个季度营商环境评价居全市第1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三评议”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入选全省人大实践优秀创新案例。
一是项目落地全帮办。紧盯企业需求和项目落地关键要素,全链条分析量身定制“一对一”个性化服务事项清单,“保姆式”服务协助办理项目签约到投产运营的各项手续,全程可帮办事项达85%。二是优化流程提速办。建立县级领导领办、部门专办、绿色通道、即接即办的闭环审批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解难题”活动,优化审批流程15个,协调解决堵点问题23个,完善企业项目审批流程图,明确审批环节、前置要件、部门职责、完成时限“四个清单”,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时长平均缩短28天以上。三是靠前服务主动办。对重大项目拓展延伸为全天候24小时服务,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实现了审批服务与工程项目“零距离”对接。今年以来,汉麻脱胶梳理加工、木耳肽挂面加工2个招商引资项目不到1个月实现签约,中城大有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仅用4天时间完成了涉及134户群众93.81亩土地的补偿安置协议签订,众兴菌业仿生培育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记者:筑好暖心巢,引得凤来栖。看得出咱们清水县创新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显著,接下来,县里将瞄准哪些重点工作靶向发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王涛:一是凝心聚力抓产业、强县域。聚焦打造“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着力做大做强食用菌和小麦育种,巩固提升干鲜果和中药材,稳步发展汉麻、小杂粮和草畜一体,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效益。聚焦建设“西部最大的复合陶瓷耐材一体化产业基地”“陇东南新能源能储一体产业基地”,加快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业转型步伐,扩大特色轻工业生产规模,稳步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内培外引生物医药、新型建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等链主企业,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聚焦打造“西北文旅农康融合发展先行区”,推动汤峪温泉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非子牧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文旅康养产业新业态,不断做靓“青山绿水、只此清水”文旅品牌,不断提升“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影响力。
二是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包抓责任制和清单管理制,实施众兴菌业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盘龙山二期100兆瓦风电等新建项目117个,加快推进复合陶瓷耐材、汤浴水库等续建项目29个,确保总投资216.4亿元的146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60亿元以上。加力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积极引进产业上下游补链延链项目,确保招商项目省外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
三是持之以恒抓环保、优生态。聚焦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启动“绿满清水”行动,抓好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樊河水域生态修复工程、庙山梁二期小流域治理工程,坚决守好生态保护红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快推进第二批林业碳汇交易,探索发展林菌、林药、林禽等产业,畅通“两山”转化通道,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四是用情用力抓民生、增福祉。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多措并举抓好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优化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积极引进教育卫生领域紧缺人才,着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县城体育公园、西城区休闲广场,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收运、污水处理,逐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城乡面貌持续焕新。加力推进民生实事办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