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版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5月08日

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天水日报      2025年05月08日     
   陶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些重要论述,对如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作出深刻阐述、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今中国,教育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和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力量。但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依然任重道远,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二、科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要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才能“顶得住”“站得稳”。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出现重大变化,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加速推进。未来一段时期,基础研究突破与前沿技术创新将进入密集活跃期,各国将进一步加强科技领域战略布局,全球科技竞争也将空前激烈。因此,只有赢得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优势,我们才能避免错失机会。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只有集中精力补短板、强长项、开辟新赛道,才能从根本上快速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大幅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三、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强国之本、竞争之基、转型之要、活力之源。只有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在新一轮激烈的全球性创新竞争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获得优势。我国当前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活、人才评价体系不健全等,制约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影响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发挥。新征程做好人才工作,必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决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与改革规律的深刻认识,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这项事业发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以教育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人才为根本,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才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从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
  (作者系天水市委党校经济学与社会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