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5月13日

秦岭镇

小连翘撬动乡村大振兴

天水日报      2025年05月13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张彬霞
  进入五月中旬,地处海拔1800米的秦岭山脉间,漫山连翘长势喜人。秦州区秦岭镇的千亩标准化种植基地里,智能传感器正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物联网系统记录着每株幼苗的生长轨迹。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这座“连翘之乡”实现亩均产值从3200元跃升至8500元,带动4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3.2万元,绘就出“小连翘撬动大振兴”的数字乡村新图景。
  近日,在秦岭镇中药材综合加工厂,记者看到数字化监控系统记录着连翘从采摘到包装的14道工序。联网设备实时监控杀青、烘干温度,确保连翘苷含量稳定在10%以上,远超国家3.5%的标准。760平方米的恒温库内,5G智能传感器24小时守护药材品质,有效成分损耗率降至5%以下。
  今年以来,秦岭镇以“地埂锁边”“荒山荒坡”方式栽植连翘46万余株,完成连翘建园4200亩,提质增效3000亩。育苗基地采用“传统土培+无土栽培”双轨育苗模式,培育苗木30余万株,进一步夯实产业根基,真正将连翘发展为“‘连’通民心、‘翘’动未来”的支柱产业,实现村集体收入与农户“钱袋”同步增长、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下一步将扩建数字育苗车间,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工厂负责人杜宇廷介绍,二期工程将部署无人机巡田系统,建设年产500吨的深加工数字化车间。此外,秦岭镇积极探索“连翘+文化+旅游”融合模式,依托“一檐之水分江河”华夏分水阁、国家一级文物秦公簋出土地庙山、省级非遗秦岭鞭杆舞等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发展模式,深度挖掘文化、产业、生态价值,全方位提升“天水连翘”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吸引各地游客及专家前来旅游观光。
  秦岭镇还通过培育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住宿、餐饮垂钓、农家美食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文旅赋能延伸产业链,让连翘产业成为强镇富民的“金色引擎”。
  “我镇以‘数字+产业’为核心引擎,走出‘党建引领育产业,链条延伸增效益,政企同心促发展’新路子。”秦岭镇镇长王晓芸表示,通过全链条布局与多维度创新,连翘产业已成为镇域经济核心支撑,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据了解,2024年秦岭镇连翘挂果面积约1.1万亩,产出湿翘440余万斤,实现综合产值5500余万元,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带动4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创收150余万元。如今,秦岭镇的连翘不仅是群众致富的“黄金果”,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数字赋能的崭新画卷正在陇原大地褶皱深处徐徐展开——这座中药材之乡,正以数字之翼叩响富裕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