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入户 民法典“声”入人心
天水日报
2025年05月20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裴婷婷 张雷
“我家宅基地的事儿,您给我说道说道。”“楼上漏水,我该找谁赔?”……连日来,在村庄的法治文化长廊、社区的休闲小广场,这样的对话此起彼伏。一支支“法治轻骑兵”穿梭在田间地头、居民楼院,把《民法典》变成了老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
为增强居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让《民法典》走到居民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我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法典》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5月15日,在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古色古香的法治文化长廊下,麦积区司法局普法工作人员、麦积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后川村法律顾问与村民围坐在一起,以拉家常的方式,结合农村常见的土地纠纷、婚姻家庭、赡养继承等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民法典》相关内容。
“法律宣传进乡村,进一步增强了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提升了依法维权、理性解决纠纷的能力。”麦积镇后川村党支部书记杨江东说,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切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法治实惠。
活动中,法律顾问以一起邻里纠纷为例,详细解读了《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让村民们明白在处理邻里矛盾时,应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同时,鼓励村民分享自己身边的故事,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民法典》的理解。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普法方式既亲切又实用,让他们真正了解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们联合麦积区人民检察院和专职律师,给群众讲解《民法典》中的相关法律知识,以生动的案例和朴实的话语引导群众遵法守法。后续还将持续深入宣传《民法典》,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麦积区司法局工作人员王宝娟说。
同样,在甘谷县安远镇的传统庙会上,甘谷县司法局安远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和法律服务志愿者紧扣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烦心事”和“揪心事”,结合典型案例解析法律知识。听完工作人员用接地气的语言划清法律红线,现场村民纷纷感慨:“原来这些事情法律都管得明明白白。”“今天听法律工作者用家常话讲解,我一下子就清楚了。”“这样的普法既热闹又实用,希望以后经常开展。”
随着一系列《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典”燃了群众学法热情,“典”亮了群众全新生活,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该咋办,今天听了司法所干警的讲解,心里终于有底了。”在秦州区七里墩街道东十里社区的普法宣传活动中,居民王女士诉说了自家房屋漏水、与楼上邻居协商多次无果的困扰。司法所干警耐心倾听后,从相邻权的法律角度,为王女士分析维权途径和方法,建议她先通过社区调解,若调解不成,可以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王女士听后,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秦州区七里墩街道东十里社区党委书记朱秀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居民对《民法典》的认知,也营造了良好的学法氛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让《民法典》成为居民生活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