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版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版四版

返回 2025年05月30日

守护民生幸福线 夯实社保压舱石

——访天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剡海明

天水日报      2025年05月30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吴银霞 王琴

  记者:剡局长您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那么,近年来,我市人社系统在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做了哪些突破性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剡海明:近年来,全市人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稳就业、惠民生、防风险、兜底线”的工作要求,持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人才引育质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社力量。
  就业创业方面,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后制定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二十四条工作措施》《强化金融财税服务支持就业创业八项措施》等一系列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近三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年均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73万人,成功打造“天水白娃娃”等5个国家级劳务品牌、“天水麻辣嫂”等6个省级劳务品牌,创建各类创业孵化平台37家,新建劳务基地 582个,劳务收入年均保持在200亿元以上,争取就业补助资金7.1亿元,有力保障了困难群体就业,促进就业工作步入快车道。
  社会保障方面,坚持兜牢底线,托底民生。持续推动社保改革,全市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监管体系日益完善。目前,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5万人、13万人、21.3万人,较2021年底分别增加0.8%、14.6%、10.9%;连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至去年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人均达到5438元,企业职工养老金人均达到3323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人均达到167元。在基金监管上,建立“四比对一报告”“五审核一评估”工作机制,有效维护了社保基金安全。在经办服务上,大力推行“一门办”“一窗办”“全程代办”服务模式,群众幸福感可感可及,满意度逐年提升。
  人才人事方面,坚持引育并重,以育为先。扎实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全市现有人才总量30.1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09%,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近三年,累计引进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2430名,其中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862名;累计推荐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省领军人才22名、省优专家3名、陇原青年英才34名,评聘副高级及以上职称4723人;全面落实核心人才奖励、引进人才房补、人才周转公寓等优惠政策,畅通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绿色通道”,人才干事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大力推行职称申报业绩分类评价,人才评价方式更加科学,事业单位人员干事创业活力有效激发。
  劳动关系方面,坚持主动创稳,源头治理。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成立“天水市劳动人事争议诉讼调解对接工作室”,探索建立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劳动关系治理进一步向基层末梢延伸。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持续推进欠薪治理,率先建立“双摸排、双交办、双督促、双惩戒”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重点项目三级包抓、“四不两直”抽查督查、重大案件提级督办、平台投诉受理回访、违法案件警示教育、执纪执法部门协作等工作运行机制,为全省劳动维权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天水经验。近三来,协调化解、立案查处投诉欠薪问题698件,为8211名农民工追发欠薪1.22亿元。移送公安机关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23件,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49件,有力维护了劳动者权益。
  记者:近年来,我市在就业、社保、人才等民生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短板亟待补足,那咱们当前人社工作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在应对这些挑战上我们是怎么考虑的?
  剡海明: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我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消费能力释放不足,个别经济指标不及预期,一定程度上对人社事业发展带来挑战。比如,就业方面,“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城镇居民增收方面,要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任务还相当艰巨。
  破解就业和城镇居民增收困难,宏观上主要依靠经济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作为今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一,并从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一系列政策效益逐步释放,为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亲临天水视察,让我们倍感温暖、倍增信心、倍受鼓舞。这些利好因素必将为拉动就业、促进增收、改善民生带来有利契机,全市人社系统将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实干担当的作风,正视问题挑战,精准破解难题,以自身工作的主动性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全力以赴完成今年确定的目标任务。
  记者: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进的起点。新的一年,咱们人社部门将如何结合天水实际,制定核心攻坚目标,推动民生保障迭代升级,全力实现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剡海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今年的全国“两会”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等方面作出了安排部署,这为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全市人社系统将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主动对标对表,全力以赴在稳就业、惠民生、聚人才、护权益上下功夫,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一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民生头等大事。我们将始终扛牢稳就业政治责任,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持续开展“援企稳岗·服务千企”行动,精准排摸供给、需求两侧基础数据,组织开展好“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积极谋划2025年牵头的“个人创业一件事”,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二是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既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也是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及两会新部署、新要求,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及时足额发放,持续落实“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为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三是加大人才引育创新力度。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将立足职能职责,在靶向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同时,重点做好本土人才“提质扩量”培育工作,让各类人才留得住、用的上、干的好。全力抓好人才分类评价办法落实和结果运用,持续开展县以下基层单位高级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工作,促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四是着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我们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扎实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指导重点行业、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形成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工作格局。加大“互联网+调解仲裁”服务力度,确保全年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天水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