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流淌故乡情
——温小牛《清水纪事》见面会的温情瞬间
天水日报
2025年05月31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杨华
五月,一个平凡的周六下午,明媚的阳光里带着初夏特有的微微炙热的性格,一场以“乡愁与记忆”为主题的文学聚会——《清水纪事》新书见面会暨创作小结活动,在天水金龙大厦温暖启幕。这座承载着陇右文脉的城市,以满城绿意与读者的热情,拥抱着作家温小牛笔下的清水故事。
本次活动由天水市作家协会、天水市融媒体中心文化文艺中心主办,天水市融媒体中心晓宜工作室、邽山书院承办。文学在这场见面会的交谈中悄然释放着魅力。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教授王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等众多温小牛的朋友发来贺电和贺信。白庚胜在贺信中说道:“温小牛先生扎根故土,笔耕不辍,创作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泥土芳香、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灿烂了甘肃乃至大西北文学画廊,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宝库。”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张中良则在贺信中说:“温小牛先生为先贤立传,为生民写生,为乡邦扬名,精神可嘉可敬,建树可喜可贺。”……一封封言辞真挚的贺信,为这场文学活动增添了温度。
“五月的天水,槐花正叙说着故土情深。今天我们相聚龙城,不仅是为了一本书的诞生,更是为了见证一位赤子用文字为家乡立传的深情——欢迎来到‘情系桑梓·笔叙春秋’温小牛先生《清水纪事》作品分享会。”天水市融媒体中心文化文艺中心主任、作家胡晓宜主持时生动精炼且极具艺术美好的介绍,带领大家共同走进了这场文化活动。她说:“此刻,窗外的藉河水流淌着八千年的文化,而室内的书香正勾勒着清水的春秋——这恰是文学最动人的力量:让记忆生根,让乡愁有迹可循。”
发言探讨环节可谓轻松有趣,天水市政协原一级巡视员王振宇率先用“三牛”总结了温小牛。他说温小牛是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并用“三牛”幽默风趣地讲出了其厚道、淳朴、吃苦耐劳的性格底色。随后,温小牛深情讲述了自己对于《清水纪事》这部作品倾注的情感及创作历程,他坦言,《清水纪事》是继《邽山秦风》《回望老庄》后,对故乡人文历史的又一次深情回望。
天水师范学院雍际春教授针对温小牛《成吉思汗与甘肃清水》一书的重要学术价值及地方文化意义予以深刻阐述,并肯定了该书的学术贡献。他说:“这本书是首次系统研究成吉思汗与清水县关系的学术著作,填补了蒙元史研究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文学爱好者靳爱军在现场热情地分享了细读温小牛文学作品《回望老庄》的感受,他说:“《回望老庄》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意识到在繁华都市的喧嚣背后,还有着这样一群人,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扎根土地,传承着最本真的生活哲学。”
已是耄耋之年的陇右文化学者李子伟拄着拐杖来参加这场新书分享会,在他眼中,温小牛是一位善于沟通交流,百折不挠的读书人。李子伟遗憾于文学平台的受限,他称,若是有更好、更繁荣、更鲜活的舞台,温小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引得现场笑声连连。
随后,天水师范学院教授霍志军、天水作家李三祥、白尚礼分别针对温小牛的作品谈了自己的深刻感受。天水市作协主席、诗人汪渺在总结发言中,对于天水文坛每一次盛放的优秀文字语言都予以肯定,并对温小牛的个人性格与孜孜不倦的学术精神给予认可。整个活动现场气氛温馨活跃,一场关于文学的精神盛宴,就在时光飞逝中慢慢落幕。
这场见面会,不仅是新书的诞生礼,更是一场关于记忆、传承与爱的集体仪式。温小牛以笔为舟,载着清水人的悲欢,驶向更远的时光之河。故乡从不曾老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每个人的呼吸里,活在温小牛用一生的生活实践,半世文字雕刻的真实记忆里。
■■■
书香陇原 全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