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6月09日

改革攻坚提效能 布局优化稳增长

——访天水市政府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志军

天水日报      2025年06月09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吴银霞 王琴

  记者:王主任您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近年来,我市国资国企系统围绕深化改革、加强监管等协同发力,积极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目前的总体成效如何呢?
  王志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持续优化布局结构,纵深推进改革重点,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多措并举加强国资监管,全面推动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一季度,市属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达到1849万元。截至4月底,我市改革主体任务已完成91%,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按照“实体产业、投资运营、基础建设、公益服务”4个类别,对市属企业重新分类,对主业重新核定。通过专业化整合重组,市属一级企业由38户压降至25户,逐步构建“一业一企、一企一业”的发展格局。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新兴产业,2024年市属文旅商贸企业营收同比增长75%,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06亿元。央地协作更加深入,2024年央地合作项目完成投资74.31亿元,新增签约项目13个。持续加强省地合作,完成星火机床市场化重组,赋能企业推进国家重点攻关任务。
  二是科创能力显著增强。大力实施核心技术攻坚、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户,高新技术企业4户,海林公司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科技创新纳入企业负责人年度考核,把研发投入费用视为利润加回,目前市属重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4.6%。
  三是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实施规范企业管理七大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市属企业专项督察,逐步完善了监督体系。麦积山文旅公司、物投集团划转移交县区属地管理,进一步理顺了监管体制。按照“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的考核要求,紧盯“一利五率”发展指标,增加科技创新、债务化解等个性化指标,坚持将企业负责人绩效与业绩考核结果相挂钩。
  四是经营质效稳中有进。持续加大资产盘活力度,近两年处置收拢资金4.57亿元。加快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通过隐债置换、债务重组、亏损治理等,不断压降融资平台债务规模、融资成本,6户企业实现扭亏为盈,18户市县企业退出融资平台名单。
  记者:看得出来,我市国资系统持之以恒抓落实、见行动、出效果,国企改革成效明显。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我市国企改革呈现出哪些特色亮点?
  王志军:一是整合重组“优”配置。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以市国投公司为主体,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进专业化整合重组,先行完成4户市属国有企业产权整体划转注入,逐步打造资产达百亿元的国有资本“融投流管保”平台。加大同质业务企业整合力度,重组殡葬服务领域国有企业2户,整合保障性住房开发经营领域企业2户,整合重组工程设计咨询类企业10户,清理无贡献、无法实现功能的子企业10户,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做专做强主责主业。
  二是重塑职能“提”效率。深入开展“六定”(定机构、定职数、定员额、定机制、定薪酬、定任期)改革,企业内设管理机构减少27.35%,中层管理人员职数减少21.2%,市属企业对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动真碰硬、优中选优,逐步构建职责清晰、精简高效、运行专业管理机制。全级次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累计退出或调整企业管理人员8人。严格落实全员绩效考核,绩效工资比重在商业类企业达到50%,对未实现保值、经济效益下降的企业下调工资总额基数,实现了效益与工资的同向联动。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三是企业发展“重”实绩。市属企业深入挖潜增效,有力保障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三阳川隧道及引线工程、麦积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营,服务全市现代化大局能力不断增强。融资平台类企业坚持转型发展,积极招商引资,合作建设天水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产业园、天水农产品现货交易平台、天水数智医疗供应链管理平台等项目,开展区域矿产资源整合、新能源充电桩等业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了30%。
  记者:今年是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3月底,在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会上,通报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进展情况,对下一步重点任务作出了安排部署。接下来,我市将聚焦哪些重点工作再度发力,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王志军:我们将按照省市会议部署,突出抓好功能使命性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和“一企一策”改革。
  一是抓实“三个环节”。在强化监管上再发力。不断提升清单化管理水平,修订国资监管权责清单和出资人审批事项清单,“一企一策”制定授权放权事项清单。完善企业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权责清单,持续提升专业监管水平。在精准考核上求实效。完善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任期激励联动机制,健全薪酬分配制度,合理控制薪资标准,做实全员绩效考核。在责任追究上动真招。实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重点整治市属企业盲目扩张、权属不清等问题,全面开展市属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建立健全管理、预防、整治长效机制。
  二是打好“四场硬仗”。打好化解风险的硬仗。用好投资项目联审机制,对企业年度投资施行备案管理。强化企业风险隐患监测预警,穷尽一切手段确保不发生债务逾期。打好提质增效的硬仗。优化调整企业主业主责,积极参与全市重点产业延链的补链强链,持续开展亏损企业专项治理,全力盘活存量资产,着力打造一批高能级实体企业。打好整合重组的硬仗。全面规范锻压公司、风动公司股权关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时清理无业务、无贡献企业和已完成功能任务的项目公司。稳步推进交通等领域企业重组,市属一级企业压降至20户左右。打好机制改革的硬仗。在各级管理人员中分层分类落实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各级子企业普遍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
  三是提高“五种效能”。提升资产盘活效能。推动市属企业管理的公益性资产应交尽交,闲置资产分类盘活,推动企业“沉睡资产”变成“源头活水”。提高科技创新效能。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制定科技创新专项评价考核奖励办法,力争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同步增长10%。强化企业治理效能。深入推进董事会规范化建设,出台外部董事履职指引,全面完成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发挥合作交流效能。加大招引力度,精准谋划央地合作项目,确保新签约央地合作项目开工率达到70%以上。夯实党的建设效能。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层级全过程,制定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开展“支部创品质、党员创品牌”行动,不断夯实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