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扎实推进国土绿化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天水日报
2025年06月13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近年来,武山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林长制工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着力提升绿色发展新水平,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压紧靠实责任,提升林长制工作质效。全面推行“一长三员”网格化管理,压实县乡村三级防控责任,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管护机制。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8311”工作措施,投入资金272万元,建成运行森林防火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综合服务系统,开展防火巡查4万多人次。创新“林长制+林业站”工作机制,倾斜编制资源,新成立4个林业工作站,探索创建林场林长、林场场长、林业站站长“三长合一、站场合署”管理模式,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突出项目带动,谱写大规模绿化篇章。坚持县委统揽、政府主责、林业专班、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五位一体”攻坚体系,利用5年时间,在立地条件差、植被稀疏的天定高速沿线盘龙山脉,按照一次规划、分年度实施,总投资近1亿元整山系打造8万亩造林基地,目前已投入资金7856万元,建成灌溉工程4处、道路52.5公里,今年底造林面积将达到5.88万亩。扎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修复,“十四五”以来累计争取到位林草项目资金1.16亿元,完成生态绿化37.4万亩。统筹推进城乡整体绿化,利用城乡废弃地、边角地,见缝插绿、拆违补绿,栽植行道树227公里,绿化村庄21个,打造出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美画卷。
坚持全民参与,掀起植绿护绿新高潮。今年来,全县90个单位近万名干部职工、群众、退役军人和志愿者代表开展义务植树,栽植树种20余万株,完成义务植树2000亩。创新管护机制,推行“专业承包+全程督导”长效管护机制,落实“三分造、七分管”的营造林要求,确保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注重宣传赋能,以宣传植树节为契机,广泛倡导全民植绿、爱绿、护绿新风尚,全县干部群众携手植绿的火热场景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甘肃卫视等近30家媒体刊播武山县义务植树稿件62篇,总浏览量超100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