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关峡竹编亮相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天水日报
2025年06月14日
本报讯 近日,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四川成都举办。我市省级非遗工坊关峡竹编代表性传承人张照杰参加,其样式新奇、创意新颖的各类竹编作品,深受活动现场全国各地游客的喜爱和好评。
传统的关峡竹编,发源于秦州区大门镇关峡村,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其造型古朴、做工精细,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关峡村家家户户都有从事手工竹编的传统,竹编技艺在关峡村代代相传,村民们农闲时便坐在一起编竹筐、筛子、簸箕、背篓,再拿到集市销售补贴家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些作为农具的竹编产品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没有了市场需求。
近年来,张照杰通过不断改进传统关峡竹编工艺,根据时代要求将传统竹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设计研发出多款年轻时尚的竹编非遗文创产品,其创造性地改良将关峡竹编技艺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这些非遗作品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手工艺造型的优秀特点,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及研究价值。在其众多作品中,瓷胎竹编——茶具、竹编灯具、灯饰、竹编墙饰、花器等不仅雅致,且具实用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和竹编爱好者前来学习传承。 (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