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6月22日

“授人以渔”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力量之源

天水日报      2025年06月22日     


  □王惠玲
  近期,我市针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问题开展了技能培训工作,邀请专业讲师向学员手把手传授相关职业技能知识。秦州区已在多个乡镇开展了育婴员、钢筋工、果树工、养老护理员等多工种培训12期,惠及500人以上,未来人社部门还将持续加大专门针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这种“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对于农业农村的发展显然十分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和实践,无疑更是一盏照亮乡村振兴发展的指路明灯。
  在这些培训的工种中,钢筋工、果树工算是“传统工种”,非常契合我市劳动力结构的实际情况。近年来,育婴师、养老护理员市场需求很大,很多客户甚至发出“阿姨好找,但优秀的阿姨难求”的叹息。市场的大面积空缺也一直在推高月嫂、住家阿姨的薪酬待遇,这些职业的前景十分看好。市场有需求,富余劳动力有技能,不仅可以有效填补买方市场的空缺,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更如同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未来创造无限可能。
  当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了可供自身立足的实用技能,就不仅是改变了个人的命运,更能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优秀的人才除了在家门口就业,还可以创业做大做强,进一步良性循环带动乡村相关产业的兴起,有效推动整个乡村的发展。同时,技能人才的涌现也必将促进村镇居民的素质提升,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乡村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以技能培训为“渔”,让农村劳动力掌握自我发展的能力,就是为乡村振兴拓开了一条康庄大道。只有进一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才能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受益,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