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实施“三化”改造 助推扩量提质
天水日报
2025年06月23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鞠玮莉 范少杰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面对轴承行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劳动密集程度高等挑战,2021年,甘肃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出城入园”搬迁,实现生产线与配套设备的全面革新,成为海林公司迈向“三化”改造的重要里程碑。通过转型升级,新厂区配备智能化加工设备900余台(套)、生产线80余条,并在生产制造及办公全流程中融合PLM产品管理系统、ERP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成为轴承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
“目前,公司已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目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在制品堆积,订单准时交货率显著提高。”甘肃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精军介绍,依托数字化系统平台,公司实现业务流、信息流与数据流的有效共享,为生产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并满足客户对产品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目前,公司拥有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个省级数字化车间,2023年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及省级智能工厂。公司还将计划建立数据中心平台,通过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6月20日,记者在天水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正对即将发往杭州的数控水压机与数控倒棱机进行试车,预计近期交付客户。公司总经理助理吕毓军说:“这两款产品应用于不锈钢管线加工,可大幅提升生产线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及生产效率。”
多年来,天水锻压公司秉承“从制造到创造、从创造到智造”的发展思路,在产品设计阶段即采用PLM系统提升设计质量与效率,并为用户研发配套智能运维系统,实现远程技术问题处理,既提升用户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也为企业开拓市场奠定基础。
“公司计划建设数字化车间,实现工序全程可控;继而打造数字化工厂,承接更多非标定制化产品订单。”吕毓军说。
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改造,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天水市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加速推进142个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及41个“三化”改造项目,培育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11条重点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