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共青团
“团”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天水日报
2025年06月23日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动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引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助力秦州大樱桃宣传推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近日,秦州共青团联合秦州大樱桃产业青年联盟、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组织联盟成员、高校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及青年主播,开展公益助农直播活动。
在秦州大樱桃产业青年联盟成员单位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天水市分公司樱桃基地,专业主播热情洋溢地向网友直观展现秦州大樱桃果肉肥厚、汁水丰盈的特点,带领广大网友“云”品鉴,吸引网友踊跃参与。现场工作人员严格把控果品质量,熟练地分拣装箱,将秦州大樱桃分销全国各地。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康养经济学院学生主播积极参与,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直播间详细介绍秦州大樱桃不同品种的优势及储存方式,并与网友积极互动,氛围活跃。
西部计划志愿者、青年主播化身秦州大樱桃推荐官,在樱桃园内,通过镜头近距离向网友展示秦州大樱桃独特的生长条件及产地优势,吸引网友驻足观看,点赞互动。
据统计,公益直播期间短视频累计吸引超1.2万人次观看,交易额达9万余元。接下来,团区委将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引领广大青年同心助农共促振兴,在助力家乡产业发展中彰显青春担当。 (龚青)
秦州区人社局 “六字诀”破解低保家庭就业难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辛闻】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作为经济困难群体,是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之一。近年来,秦州区人社局聚焦低保家庭就业难题,创新提出“托底、增效、协作”六字诀就业救助机制,确保有劳动能力的“零就业”低保家庭动态清零,助力困难群众端稳就业“饭碗”。
政策“托底”,构建全方位就业帮扶体系。对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落实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对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通过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技能培训定向输送、企业用工专项对接等方式实现就业,确保每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
服务“增效”,搭建家门口就业服务平台。针对低保家庭普遍存在的就业能力不足、岗位适配度低等现实困境,依托全区7个街道46个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采取入户走访、数据比对等方式,主动摸排低保家庭需求,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精准化服务提升就业能力。建立“申请—核查—服务”全链条机制,低保家庭成员可向住所地街道、社区提出就业救助,经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实后予以登记,并免费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帮助低保家庭成员实现灵活就业。
政企“协作”,激发用人市场参与活力。深化政企协作机制,引导企业设立爱心岗位、建立就业帮扶车间,有效拓宽就业渠道。对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的企业,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形成了“安置一人、帮扶一户、带动一片”的倍增效应。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低保家庭摆脱困境的关键路径。秦州区人社局通过“政策托底、服务增效、政企协作”三端发力,既兜住民生底线,更铺就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