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6月23日

秦安县司法局

“四举措”守护青春路

天水日报      2025年06月23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针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身份特殊、心智不成熟、思想不稳定等特点,秦安县司法局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四举措”用心做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全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引导顺利回归社会。
  社区矫正,构建回归通道。秦安县司法局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中实行差异化管理与社会化帮扶模式,突出“管、教、帮”三个重点。采取个性化矫正方案,做到分类管理、因材施教。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矫正对象,协同教育部门保障复学,联合人社部门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确保教育矫治精准化。通过真实案例以案说法,督促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规范行为,严守法律底线,积极接受教育改造。
  因人施教,筑牢监管成效。针对新入矫正对象,首先进行综合评估,做到“知其情”;组建“司法所负责人+派出所民警+村(社区)干部+志愿者+监护人”的矫正工作小组,制定个性化方案;从“闻其声”“见其人”“坚其志”三方面发力,开展亲情式教育;强化家庭和司法所配合,及时掌握对象生活、交友等情况,促进家所协同,帮助其重建生活信心。
  家庭监护,压实保护责任。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通过督促监护令和家庭教育指导强化监护责任。针对监护缺失、不当等问题,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联合干预机制,同步完善家庭档案,定期了解亲子互动情况。同时,严格落实查访、点名、信息化核查等工作制度。
  权益保障,畅通维权渠道。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涉及家庭暴力、遗弃等案件免予经济困难审查。与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打造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现涉未成年人问题“一站式”解决。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参与保护工作,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跟踪帮教服务,有效预防再犯。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法律约束与人文关怀并重。秦安县司法局将持续完善“法治教育、社区矫正、家庭监护、权益保障、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的立体化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保护格局,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