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做优做强蔬菜产业“孵化平台”
天水日报
2025年06月25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近年来,武山县锚定“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以打造“全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示范高地”为目标,持续发力做强做大蔬菜产业“孵化平台”,高标准建成集科技研发、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仓储保鲜、科普教育、信息服务、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武山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助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示范引领优布局。紧盯“品种领先、技术先进、展示高端、功能综合”目标,建成2万平方米标准化智能玻璃温室1座,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控制中心、冷链物流、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等设施,集种植模式展示区、新品种示范展示区、育苗区、实验中心、培训中心和科普中心8个功能区为一体,重点开展集约化育苗、无土栽培、新品种引进试验、蔬菜品牌培育等综合服务,示范引领蔬菜产业支撑水平持续提升。
聚焦转化应用强产业。充分发挥新技术应用优势,自主设计的10米跨新材料日光温室被命名为甘肃省第三代日光温室,研发的10米跨多层无立柱钢架塑料大棚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已在全县及周边地区广泛运用。积极推广集约化穴盘育苗、山地辣椒育苗移栽等实用技术10多项,引进示范番茄、辣椒、黄瓜等13类蔬菜156个品种,筛选优良品种56个,累计推广优质种苗1.2亿多株,推广种植面积达10万亩,示范带动山丹河、大南河、榜沙河流域1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和83个蔬菜专业合作社5万多蔬菜种植户实现了技术升级,直接受益人数达22万人。
聚焦科技创新争一流。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荷兰瑞克斯旺公司、江苏绿港现代农业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交流,累计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0项,研发玻态干燥韭菜、蒜苗等农产品10余种。合理布局展示展览、示范种植、种植体验等功能分区,着力在高科技生产示范、科技创新、农业科普、农业旅游等方面加强服务,加大科技人才培训,展览展示现代农业种植技术22项、栽培模式16种,累计举办集中培训班70余期,培训干部群众5000多人次,接待省内外参观学习人数10万人次,为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的科技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