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季,警惕“馅饼”陷阱
天水日报
2025年06月26日
冯涛
近期,各省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招生季大幕正式开启。就在这决定万千学子命运的关键时刻,以“招生”为名的诈骗陷阱也悄然浮出水面,骗子们利用各种诈骗手段企图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们:擦亮眼睛,谨慎识别,别把“骗子编织的陷阱”当成“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近年来,高考招生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此类骗术其实并不高明,“内部指标、补录名额、降分录取、花钱打点就能走特殊招生渠道”等套路,其核心正是利用了家长“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的深切期望与“病急乱投医”的焦虑心态。所以,此类骗局年年花样翻新,年年有人中招。
因此,提高警惕、谨防诈骗,是招生季每一位考生和家长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考生和家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信、不盲从,多一分理智,多一分核查,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首先,要认准官方渠道,所有招生信息应以教育部门、招考机构和高校的官方发布为准;其次,要警惕“特殊渠道”“内部指标”等诱饵,切勿相信花钱就能被录取的谎言;最后,对于涉及钱财的信息要格外小心,切勿轻易转账或提供个人银行卡等信息。
招生公平是社会公序良俗的基石,防范招生诈骗,既是守护学子前途,更是守护社会诚信的底线。学校、媒体、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考生和家长的防骗意识。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真实案例演练等方式,让考生和家长了解诈骗手段,掌握防范技巧。执法机关则需对诈骗行为重拳打击,形成强大震慑。唯有全社会共同筑起防诈防火墙,才能让每一位学子十年寒窗的付出,在阳光下获得最公正的衡量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