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版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版四版

返回 2025年06月28日

徐祯霞新作《牛背梁上望长安》出版

天水日报      2025年06月28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刘蕾】近日,冰心散文奖得主徐祯霞全新散文集《牛背梁上望长安》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这部以秦岭东段最高峰牛背梁为叙事核心的作品,通过登山者的视角将海拔2802米的山岳景观、横跨南北的文明脉络与深沉的家国情怀熔铸一炉,在地理纵深与精神厚度的交织中,为读者展开一幅兼具自然伟力与人文哲思的立体画卷。
  全书以同名散文为灵魂篇章,作者以敏锐的济世视角切入社会生态、自然哲思与历史人文,既描绘牛背梁云绕松涛、石映泉声的壮阔景致,又挖掘秦岭作为中央水塔的生态价值与文明意义。当登山者在山巅远眺长安,视野所及不仅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地理奇观,更是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徐祯霞以静心观世、守拙为文的创作姿态,在快节奏时代中守护文学的纯粹性,其文字如秦岭清泉般温润通透,既勾勒自然山水的肌理,更传递世间爱与善的精神原力,构筑起连接天地与人心的文学桥梁。
  对徐祯霞而言,牛背梁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文学与人生的双重转折点。作为其创作起步之地,这片孕育秦岭文化基因的土地,既赋予写尽山水魂魄的灵感,更以分割南北、纵横四省的磅礴气象拓宽精神格局——在县城看见的是一隅烟火,在牛背梁看见的是大秦岭的脊梁,这是中国南北文明的对话场域。书中《牛背梁上望长安》《路中间的一棵树》等篇章,既记录为生态鼓与呼的实践,亦通过登山—望长安—观天下的视角转换,完成从地域书写到民族精神的升华。以书名致敬生命中的关键场域,既是对文学初心的回望,更是以文字为载体的感恩与铭记。
  徐祯霞(笔名秦扬、徐祯爕)身为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创作早已突破地域边界:从《烟雨中的美丽》到《月照长河》,从英汉双语著作到主旋律电影《云端上的故乡》,30余次入选全国选刊与语文试题。曾斩获冰心散文奖、“羡林杯”生态散文奖、丝路散文奖等80余项大奖的她,始终保持扎根大地而仰望星空的创作姿态。此次新作既是陕西省百优文化艺术人才项目成果,亦延续对自然伦理与人文精神共生命题的深度探索,目前已入选当代作家精品散文系列。
  评论界认为,该书突破传统山水散文窠臼,通过地理—历史—哲学三重叙事,使牛背梁成为解读中国文明的文化密码。正如秦岭研究专家所言:“徐祯霞以女性作家的细腻与哲思,让牛背梁不仅是自然的丰碑,更成为精神的坐标——读者跟随文字登高时,既能看见山河壮阔,亦能触摸到作家对土地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