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版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版四版

返回 2025年07月01日

从城中村到文明村的“幸福密钥”

——全国文明村秦州区暖和湾村蝶变记

天水日报      2025年07月01日     

   秦轩
  硬化路通到家门口,文化墙绘着家风故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笑声朗朗……夏日里的秦州区暖和湾村,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曾是“停车乱、环境杂”的城中村。如今,这个342户的村落以“全国文明村”的底气,交出一份亮眼答卷:202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文明创建让“老村子”焕发了“新活力”。
党建“红引擎”:让文明创建有“主心骨”
  “村子要变好,党员先带头。”村党支部书记的一句话,成了暖和湾村村民们的行动指南。村“两委”把文明创建嵌入党建“责任链”,用“小马扎座谈会”“田间微宣讲”等土办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文明理念“沾泥土、带露珠”。最让村民服气的是党员的“带头功”:人居环境整治时,村支书带头拆了自家废旧棚舍,17名党员主动承包村道绿化,带动120多户村民自发清理门前杂物;“党员包户联心”机制下,每位党员联系10至15户群众,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全“兜底”,群众对村班子的信任度从72%涨到91%,真正实现“支部吹哨、群众报到”。
环境“美颜术”:从“杂乱村”到“画里村”
  曾经的“老大难”,如今成了“新亮点”。针对停车乱,村里联合交警划设规范车位,马路从“堵心路”变成“景观路”;对付“城市牛皮癣”,专人每日巡查清理,12处文化墙取而代之,孝老敬亲、移风易俗的彩绘成了“会说话的教材”;更妙的是“积分兑换制”——村民参与垃圾清扫、庭院美化能攒积分换日用品,2.3万分积分带动95%的农户加入,村庄垃圾清运量减少37%。如今走进村子,青砖灰瓦配着绿树繁花,“最美庭院”的流动红旗随风飘动,村民笑称“住在这里像逛公园”。
文化“润心剂”:让日子有“里子”更有“面子”
  傍晚的村文化广场最是热闹:妇女舞蹈队踩着新学的广场舞,民间小曲传承人弹着三弦唱文明新风,图书室里孩子们捧着绘本看得入神……村里建图书室、育文艺骨干,把广场舞赛、秧歌展演办成“村民嘉年华”,甚至和市区单位联动办起“村晚”,让村民从“看客”变成“主角”。更暖心的是“德治磁场”:“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志愿者”评选年年办,15户“星级家庭”挂牌亮相;红白理事会立下“铁规矩”,村班子带头践行“零彩礼”“简办丧”,去年78场志愿服务、24场理论宣讲,让文明新风渗进了村民心坎里。
  从城中村到文明村,暖和湾村的“幸福密钥”很简单:班子领着干、党员带头干、群众齐心干、新风润着干。如今的暖和湾村,不仅“口袋鼓”,更“脑袋富”,文明创建画出的,正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幸福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