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
强化公益岗位管理 筑牢民生兜底防线
天水日报
2025年07月02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今年以来,秦州区全力夯实城镇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根基,切实发挥其安置就业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作用。截至目前,在岗城镇公岗人员达872名,新增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39名,为稳就业、惠民生提供了坚实支撑。
坚持“两个公开”,阳光招聘筑根基。在全面摸排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基础上,明确岗位设置与选聘标准。上半年,人社部门牵头市、区两级11家用人单位,精准梳理出爱心托管员、后勤协管员、养老服务协管员等34个岗位缺口,通过官方网站、公告栏等渠道公开发布“招聘公告”2期。实行“用人单位初审+人社部门复审”双把关,在上半年新增139名人员的招聘中,经严格审核在职参保等信息,形成“拟聘名单”并公示5个工作日,最终名单实现“零异议”上岗,确保招聘全程公平透明。
坚持“一次告知”,高效服务暖民心。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特点,优化流程做到“政策一次讲清、材料一次告知”。依据岗位性质和时间节点分类排序申请材料,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逐一确认。今年3月,家住秦州区锦绣苑的许女士失业超过6个月,申请政务协管员岗位时,仅跑一次、提交5项核心材料,3个工作日内即完成上岗审核流程,切实感受到“能简尽简、限时办结”的服务温度。
坚持“四项机制”,规范管理促长效。建立“有序退出机制保活力、督查检查机制提质效、人员激励机制增动能、协同联动机制堵漏洞”四项机制。严格执行“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上半年退岗295人,31人完成省级报备后实现“二次上岗”。截至6月底,开展季度督查2次、专项督查3次,现场反馈并整改日常管理不规范、资料缺失等问题10项,责令11家用人单位为30名公岗人员补办工伤保险手续,推动公岗开发管理精细化。鼓励用人单位加强人文关爱,利用甘肃省人社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内部数据比对,高效处置疑点数据,确保安置精准合规。
今年,秦州区通过落实阳光招聘、高效服务和长效运行等多项举措,将城镇公益性岗位打造成一项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德政工程,不仅有效解决了就业困难人员的“饭碗”问题,更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城镇公岗管理模式。今后将继续深化开发管理举措,推动城镇公岗工作行得更稳、走得更远,让更多就业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