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版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4版:日版四版

返回 2025年07月05日

百花深处

天水日报      2025年07月05日     
  □ 王志蓉

  孤独在繁盛中绽放。
  在前往驻村地的车上,想起马亚玲的画,想起亚玲的画时,脑海中浮现出一句话:孤独在繁盛中绽放。
  几年前,初次见亚玲是在一次聚会中,白色的镂空毛衫,牛仔裤,简单大气,美的宛如一朵盛开的花,但不是娴静文弱的花,而是明媚娇艳的花,美得让人不敢直视。我总是畏生,缩在一旁,亚玲挤过来,问一句,我答一句,不问我就不说话。不说外貌,她活泼豁达的性格就生成我向往的样子,但我们两个的性格从表面看又是截然相反的样子,第一反应就是:虽然喜欢,但我们两个肯定是两路人,不会有太深的交集。
  时光在她出手的一幅幅惊艳的画作中如清水静流,一种无声的语言和情感力透绢上,在碌碌的日子中,新生的色彩总让人眼前一亮,在惊艳和震撼中成就一场不可多得的视觉盛宴,就像她的《樱花吹》中,繁盛的淡紫色花朵层层叠叠、密密挤挤构建成一个心中的理想世界,在这个繁花云烟的世界中,一双白鹤又突破了传统意义画作上仙风道骨的白鹤,多了雅致和安逸,像一对刚出炉釉瓷上好的瓷器,她用心感受这世间所有的美好,每一笔都是沉浸式的热爱和向往,她在一次次沉浸式创作中完成一次次的升华与释然,就像写文字的人在码出的一个个段落中得以慰藉和疗愈。
  我相信每一个画者在落笔时总有那么几笔会触及灵魂深处,而同频的灵魂总是会有精神交融的撞击与契合,我们简单坦诚的交往,直率的倾心而谈,正如《后汉书》中:“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也许人与人最好的相处就是相见时彼此赤诚间的欢愉与舒服,话语中断断续续难以表达的话语和感受,对方能清楚理解你,因为那就是她的内心,或者她的心理解的比你更加透彻,更加明了。
  我一意孤行的认定,在她每一笔的繁花深处都住着无尽的孤寂。这个认定从没有征求过她的意见,有时候人与人彼此间的感知是不言而喻的,无须多言,只需赏画。幅幅画作,朵朵似真花欲跃纸而暗香,热烈的繁盛中绽放着世人看不到的孤独和落寞,就像烟花盛放后漆黑的夜空,让人在春色满园中生出莫名的怅然,在怅然中又回归似水柔情,在柔情中婉约却不失豪爽,适时地保持了内心的平静和祥和。无论是马亚玲《樱花吹》中画的白鹤,还是《缱绻春色》中的黄鹂,均逸然于百花深处,我想起那首《北京一夜》中:“人说百花的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女子守候在昔日幸福浪漫的百花深处,一针一针绣着深情和牵念,而男子早已战死疆场,魂魄游荡在千年的城门外,不得归,故事一旦沾染凄美总是悲剧,有人喜爱它的旋律,却忽略了隐藏其中千年的爱意与深情。无疑亚玲的百花深处不管是否在繁盛中住着孤寂,她光芒四射华丽绽放的画作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丰盈的精神追求。她在不停地创作中将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和感悟,通过笔墨展现出来,缱绻情意温柔在岁月深处。
  由此,我想着,一个用画笔经常绘出世间美好的画者,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必是抛却了一切的忧虑和烦扰,成为自己画作中的一块石、一片天空、一个枝条、一朵花……在这喧嚣繁杂的尘世间觅得内心的宁静和愉悦,感受绚丽多彩的世界中的满足和快乐,追寻自己心中美好的憧憬与梦想,感触灵魂深处的真善美。如此,不管这个画者是谁,我都相信“相由心生”这个词,一幅温馨美好的妙手丹青之作后面,必有一个灵魂温暖的画者,这些善良温暖的人不断地在救赎别人和自我拯救中徘徊,不经意间完成了一些灵魂的安放,修复,与救赎。
  百花深处,这个词组满足对深情和美好的各种意象。在西城的夜色中,我们漫步在夜色中的百花深处,亚玲握了一天画笔的手指着空中明月说:“蓉儿,你看,我们总是在月圆时的西城相逢。”朗朗月色下的百花宛如心中的百花,如果生活开不出花,我们尽量在心中的丝绢上种满百花,相互浇灌,一路搀扶前行,在繁盛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