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长效机制
天水日报
2025年07月10日
□王和红
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借助长效制度建设培育和弘扬党员干部的良好作风,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是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要健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长效机制,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化为习惯、形成自觉,以清风正气凝聚干事创业正能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
一、健全常态化教育引导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在于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因此,必须对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教育引导,依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持续细化教育内容,筑牢思想根基。第一,要突出党员领导干部这一重点群体。俗话说“上梁正则下梁直”,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示范引领作用,直接影响着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因此,必须突出“关键少数”的教育管理,重视领导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压实单位“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把牢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关口,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第二,要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政教育。一方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增强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另一方面,创新廉政教育形式,通过读书思廉、任前考廉、党课讲廉、案例警廉等多元载体,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促使党员干部严守党纪国法,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第三,要优化教育形式。运用全媒体传播矩阵,整合广播、电视、报刊及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教育覆盖面;同时,采用专题宣讲、廉政承诺、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剖析等多样化形式,既宣传正面经验,树立标杆弘扬正气,也以案为鉴,敲响警钟,鞭策后进。
二、健全改进作风制度保障机制。健全、公开、透明的制度体系是保障社会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公正公平的关键。要立足实际,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地生根,让制度真正成为约束党员干部行为的“铁规矩”“硬杠杠”。首先,要健全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各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建立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科学论证的决策机制。在决策前要深入了解民情、地情,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并经过充分讨论和严密论证后方可做决策。其次,要完善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特别是建设更加完善的电子监察系统,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逐步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对婚姻、财产、出入境等重要信息实现动态化、精准化管理,确保报告内容真实准确。还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通过设立意见信箱、开展网络问政、组织基层走访、召开恳谈会等方式,及时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赢得群众信赖与支持。
三、健全规范化监督问责机制。落实监督问责对推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意义重大,能够有效确保党员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健全完善监督考评机制,深化效能监察和信息公开,让权力运行更加阳光透明。其一,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健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等制度。拓宽监督渠道,构建多元协同的外部监督体系。加大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的指导力度,推动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常态化、实效化,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保障组织生活质量。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新闻媒体、自媒体等方面监督作用,让监督更加立体多元。其二,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采用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考核工作的公正与准确。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出台配套考核措施,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内容,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并公开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挂钩。其三,强化追责问责。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必须既设“高压线”,又通“高压电”,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近年来,各地从政府到企业普遍建立和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可以借鉴安全生产责任制模式,建立中央八项规定责任追究制度,将责任层层分解到人,责任追究到人,确保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真正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作者系天水市委党校图书资料部主任、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