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版一版

02版:日报二版

03版:日报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7月12日

又一部素人作品诞生

《我在北京做家政》新书首发

天水日报      2025年07月12日     
  本报讯 近日,由读者出版社出版的《我在北京做家政》新书首发暨阅读分享会在北京皮村文学小组举办。活动现场吸引了六十余位读者参与,其中包括多位一线家政工作者。
  这本新书的作者李文丽,系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冉李村人,她2017年离开家乡到北京做家政,因喜爱阅读和写作,工作之余参加皮村文学小组。2018年至2025年初,李文丽写作30多万字,完成画作500余幅,部分文学作品在《北京文学》《长江文艺》《单读》等杂志发表,并参与《劳动者的星辰》《大口呼吸春天》两本图书的创作。
  《我在北京做家政》是李文丽2024年返回甘肃老家一年后完成的非虚构作品,全书分为“我在北京做家政”“我和姐妹们”“来处与归途”三章,既呈现了她在北京从事家政工作的经历,也回溯了她在农村度过童年以及出嫁后的生活。这是一个从中国农村走出的坚持梦想、活出自我的励志故事,也是一个甘肃新时代女性的成长故事。
  北京大学张慧瑜教授评价其创作“正是以文学为媒介,她为自己和家政姐妹打开了一片自主的文化天空”,认为这本书“是一首讲述女性成长、抗争与逃离的生命之歌,也展现了一幅与性别、家庭、时代相关的社会之图”。
  新书首发式上,李文丽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我在北京做家政》是在文集《梦雨的世界》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一本书。它记录的不只是她在北京做家政时擦过的玻璃、抱过的孩子、做过的饭菜,更是一个从农村老家走出的普通人,在高楼林立间看到的人情冷暖,感受到快节奏大城市人生活的不容易,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碎片,终于变成了有温度的故事。李文丽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看到家政工的真实生活及平凡人身上的光亮。
  随后的环节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孟登迎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寄托问题进行讨论:“打工者来到城市中,他们还有哪些精神资源能够成为自己的价值支撑。”他认为很多像李文丽这样的素人写作正是在回应这个问题。《北京文学》主编师力斌评价李文丽无论从她的文笔,还是她的身份来讲,都不是一个专业和职业的作家,但是写作的过程能够让像她一样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支撑。家政工姐妹代表范雨素说:“最让我感动的是文丽将我之前送给她的旗袍和雪花膏一直铭记于心,对我来说,我们天然就是一家人,看了文丽这本书,我收获了两个字——温暖。”  (张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