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版一版

02版:日版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报四版

返回 2025年07月17日

“玉兔”养殖拓宽致富路

天水日报      2025年07月17日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车彤瑶 杨彦春

  时下,走进武山县沿安乡郭山村肉兔养殖基地,一排排兔舍整齐划一,干净整洁的养殖笼内,一只只毛色洁白的种兔膘肥体壮。
  近年来,沿安乡郭山村立足自身实际,盘活闲置的学校用地资源,将发展肉兔特色养殖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该村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集体领办、引进大户、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肉兔养殖产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村民何小元是郭山村首批肉兔养殖户。凭借丰富的经验,他被村集体聘为养殖场技术指导。在村党支部和何小元等先行者的带动下,更多农户积极加入肉兔养殖产业中来,共同走上致富路。
  “一只母兔年产崽可达40只左右,饲养约三个月即可出栏。目前市场行情稳定在每斤8元左右,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传统种植。”看着笼中茁壮成长的兔子,何小元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销售渠道畅通,经营效益显著,我们对养殖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去年,郭山村依托肉兔养殖项目,新建标准化养殖场400平方米,并引进了优良种兔。项目年出栏肉兔可达5000余只,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余元。”郭山村党支部书记李亚平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全力打响‘郭山玉兔’品牌,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沿安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立足资源禀赋,积极发掘和培育本土人才,引导乡贤、农牧民营企业家发挥示范带头效应。通过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盘活各村闲置资源资产,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为沿安乡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