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明婚嫁新风还需多方努力
天水日报
2025年07月18日
□王惠玲
今年年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今年6月前全省各县要制定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日前,我省多地陆续公布针对农村婚嫁的指导性规范,抵制高额彩礼,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所倡导的彩礼总额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基本不超过6万元。
近年来,文明嫁娶、抵制高价彩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高价彩礼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固有认知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外,跟风攀比也是一大顽疾。有些家庭完全置对方的经济能力于不顾,只一味追求高额彩礼,理由是“别人家都是这么要的”,仿佛彩礼数额越高,就越能彰显自家女儿的“身价”,就越能在村里“有面子”。索要高额彩礼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不仅给小夫妻的情感生活埋下了隐患,也给小家庭带来了极为沉重的生活负担。
《甘肃省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由县级党委、政府根据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合当地风俗习惯等实际制定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在群众普遍接受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调整,推动倡导性标准逐步下降,鼓励“零彩礼”“低彩礼”。不搞“一刀切”、不拉标准线,这样既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又体现政策灵活性和针对性的条款,无疑将使得方案更具可行性和指导性。
传统风俗根深蒂固,移风易俗当然更需循序渐进。甘肃多地公布彩礼倡导性标准,标志着婚俗改革迈入新阶段。然而,要真正实现“零彩礼”“低彩礼”的目标,仍需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持续的宣传引导、制度保障和文化重塑,让文明婚嫁的新风尚为更多人所理解并接受,并自觉参与到抑制旧习劣俗的行列中来,才能让高额彩礼失去生存土壤,让婚姻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