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日报一版

02版:日版二版

03版:日版三版

04版:日版四版

返回 2025年07月22日

精细化管护筑牢秋粮丰收根基

我市137万亩玉米长势良好

天水日报      2025年07月22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李洁 赵军 通讯员王歧 赵凯娜】秋粮要高产,夏管是关键。眼下正值玉米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天水市137万亩玉米长势喜人,各地正抢抓农时开展精细化管护,为秋粮丰收筑牢根基。
  在秦州区汪川镇菊爱农场,800亩地膜玉米已长至2米多高,翠绿的叶片间果穗初显。农场负责人汪飞飞站在田埂上,看着无人机在田间穿梭作业,他满脸欣慰地说:“今年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和叶面施肥,已经完成首轮作业,10天后还要再进行一次。近期雨水充足,玉米长势良好,预计亩产可达1600到1800斤。”
  田间地头,秦州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杨建太正带领团队测量玉米株高、查看叶片长势。“当前地膜玉米进入抽穗期,是水分和养分需求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杨建太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向周边农户讲解管理要点,“我们指导农户及时喷施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确保玉米稳健生长。”针对近期雨水充足、气温偏高导致部分地块出现旺长的情况,农技人员深入田间,精准施策,把技术服务送到农户身边。
  走进清水县黄门镇,连片的饲草玉米如绿色海洋般铺展在田野间,宽厚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尽显勃勃生机。农户们顶着烈日忙着除草、防治病虫害,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长谷村共种植饲草玉米400亩,我们精选了抗倒伏、产量高、营养丰富的优质种子,种植过程中镇里技术人员全程深入田间指导,目前长势良好。”长谷村党支部书记王志仁介绍道。
  从田间管护到圈舍养殖,饲草玉米正成为串联产业链的关键纽带。在黄门镇的养殖场里,养殖户蒲建清正忙着给羊添料。“养殖场现存栏70头羊,我们采用种养结合的模式,自己种植饲草玉米60亩。青贮玉米营养丰富,更有利于羊的生长发育。过去饲料成本高、品质不稳定,如今有了本地种植的饲草玉米,养殖底气更足了。”蒲建清笑着说。
  目前,全市137万亩玉米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为夺取今年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各县区也将持续加大农技指导力度,综合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实施精细化田间管理,为粮食增产提供坚实技术支撑。